右上腹及小腹疼痛原因与治疗方法
情况是这样的:从去年冬天,有一次因为衣服弄湿而没有来得及换,之后胃好像受凉一直窜着疼。去医院医生开了果胶泌和气滞胃疼颗粒。但吃了不太见效。后来吃了香砂合胃丸才好了。由于工作的缘故,吃饭不太能按时。而且天天坐着,平时锻炼又少。现在总是右上腹,就在肋骨下有时会隐隐有些疼。活动一会就好了。吃饭晚了也会疼。但是不是非常疼。平躺着按着也不疼。就不知道是不是胃病?或者是别的什么原因引起的,需要怎么治疗?谢谢第一次问题补充:还有,就是平时小腹总是容易胀气。活动之后也会好。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陈旻湖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
右上腹及小腹疼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胃肠道疾病、胆囊疾病、肝脏疾病、不良生活习惯、心理因素等。 1.胃肠道疾病: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可能导致疼痛。炎症或溃疡会损伤胃黏膜,引起上腹疼痛,饮食不规律会加重症状。治疗上,可使用奥美拉唑抑制胃酸分泌,硫糖铝保护胃黏膜,同时注意饮食规律。 2.胆囊疾病:胆囊炎、胆结石等胆囊问题也会引起右上腹疼痛。胆囊炎症或结石刺激胆囊壁,引发疼痛。治疗可能包括使用消炎利胆片、熊去氧胆酸等,必要时手术治疗。 3.肝脏疾病:肝脏的炎症、肿瘤等也可能导致右上腹隐痛。需要通过肝功能检查、肝脏超声等明确诊断。治疗因病而异,可能包括抗病毒、保肝治疗或手术。 4.不良生活习惯:长期久坐、缺乏锻炼、饮食不规律等,会影响胃肠蠕动和消化功能,导致腹部不适。应调整生活方式,增加运动量,规律饮食。 5.心理因素:长期精神紧张、压力大可能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导致腹部疼痛。需要调整心态,必要时进行心理疏导。 右上腹及小腹疼痛的原因较为复杂,需要综合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如果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2025-03-20 15:07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你好!!胃痛的症状表现为:常因天气变冷,感寒食冷品而引发疼痛,疼痛时伴有胃部寒凉感,得温症状减轻.胃痛的主要病因是饮食习惯不良如饮食不节制,经常吃冷饮或冰凉的食物引起.再加上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更易导致胃病.所以需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还有胃寒病人可多吃胡椒猪肚汤,生姜水.胡椒和生姜是健胃,暖胃的调味品,可以调理好胃寒的病症,恢复健康脾胃.当然,出现胃痛需警惕胃的器质性病变,最好去医院做胃镜检查?治胃寒3法①鲜姜,白糖治胃寒痛:鲜姜500克(细末),白糖250克,腌在一起;每日3次,饭前吃,每次吃1勺(普通汤匙);坚持吃一星期,一般都能见效;如没彻底好,再继续吃,直至好为止.②白酒烧鸡蛋治胃寒:二锅头白酒50克,倒在茶盅里,打1个鸡蛋,把酒点燃,酒烧干了鸡蛋也熟了,早晨空胃吃.轻者吃一,二次可愈.注意鸡蛋不加任何调料.③吃苹果可缓解胃酸:有的人在冬末春初,遇阴冷天或饮食不当,常泛胃酸,很难受.如果此时吃一个或半个大苹果,胃很快舒服了寒性胃痛忌食下列食物.猕猴桃性寒,味甘酸.《开宝本草》中指出:“冷脾胃.”《中药大辞典》也说:“脾胃虚寒者慎服.”凡胃寒痛者当忌.甘蔗性寒,味甘.虽有清热生津作用,但胃寒之人则不宜食.《本草经疏》中明确告诫:“胃寒呕吐者忌之”.故凡胃痛属寒者当忌食甘蔗.莼菜性寒,味甘.《本草汇言》中记载:“莼菜凉胃,……不宜多食久食,恐发冷气,困脾胃,亦能损人.”《医林纂要》亦指出:“多食腹寒痛”.凡胃寒疼痛者应忌食之.西瓜性大凉,能清胃火.《滇南本草》说它能“治一切热症”,素有“天生白虎汤”之称.《中药大辞典》中指出:“中寒者忌服.”故寒性胃痛之人切勿食之.茭白俗称茭瓜,唐代著名食医孟诜曾指出:“茭白寒,性滑,发冷气,滑中,不可多食.”《本草汇言》亦说:“脾胃虚冷者勿食.”因此,寒性胃痛者宜忌之.蚌肉性凉,味甘咸.《食疗本草》说它“性大寒”.《本草衍义》中认为:“多食发风,动冷气.”《随息居饮食谱》亦云:“多食寒中.”寒性胃痛之人,尤当忌食.麦门冬性寒,故寒性胃痛者忌食.正如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早有告诫:“气弱胃寒者必不可饵.”螺蛳性大凉,寒性胃痛者切忌.《本草汇言》中早有告诫:“此物体性大寒,胃中有冷饮,不宜食之.”姚可成《食物本草》中也说:“多食令人腹痛不消.”不可不慎.田螺性同螺蛳,寒性胃痛者亦在忌食之列.蟹性寒,味咸,亦属大凉之物.《本草经疏》中记载:“若血因寒凝,与夫脾胃寒滑,腹痛喜热恶寒之人,咸不宜服.”《随息居饮食谱》也说“中气虚寒者均忌.”所以,寒性胃痛以及气虚胃痛之人,皆不宜食.柿子性大凉,味甘涩,寒性胃痛之人切忌服食.《本草经疏》中早有告诫:“……素有寒积,感寒腹痛,感寒呕吐者皆不得服.”尤其不得与螃蟹一同食用.香蕉性凉,味甘.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还说它“甘,大寒.”凡有寒性胃痛之人,均不宜服食,否则食后即感胃冷不适,甚则立即引起胃痛发作,故当忌之.苦瓜苦寒食品,胃寒疼痛之人法当忌食.《滇南本草》中曾说:“脾胃虚寒者,食之令人吐泻腹痛.”梨性凉水果,胃寒疼痛者,切忌多食.诚如《本草经疏》中告诫:“……腹痛冷积,胃冷呕吐,法咸忌之.”再如《增补食物秘书》,《饮食须知》等也都有“多食令人寒中”的记载,故胃寒痛者勿食生梨.荸荠甘寒之物,能清胃热,但寒性胃痛者则当忌食.正如唐代食医孟冼所说:“有冷气,不可食.”清代食医王孟英也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说:“中气虚寒者忌之.”甜瓜俗称香瓜.性寒,味甘.《孙真人食忌》中早已告诫:“甜瓜动冷疾”.《食疗本草》中也指出:“动宿冷病”.凡平素胃寒之病者,切不可食,否则容易引起胃痛发作.此外,寒性胃痛者还应忌食绿豆,柿饼,生番茄,竹笋,瓠子,生菜瓜,海带,生莴苣,生萝卜,生藕,生黄瓜,生地瓜,金银花,菊花,薄荷,鸭蛋,蛤蜊,蕹菜,蕺菜,地耳,豆腐,马兰头,冷茶以及各种冷饮,冰镇食品,性凉生冷的食品会使胃寒疼痛加剧.
2016-01-19 23:35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崔立静 医师
中原油田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光明医院
一级
内科
-
你这应该是腹泻,严重的腹泻可引起脱水和身体电解质紊乱,危及生命也绝不是危言耸听,尤其是老人和儿童.其常见原因有:消化不良,食物中毒,情绪紧张,豆类食品,胰脏疾病,癌症,通便剂,制酸剂,咖啡因,寄生虫,结肠炎,病毒,病菌或其他微生物,喝了不干净的水,吃了变质的食物,食物或化学物质过敏等,均可能引起腹泻.腹泻必须喝大量的水分,例如生理盐水,角豆树茶,胡萝卜汁及绿色饮料(含叶绿素).如果情况未见好转,或粪便中带血,则要看医生.可以作一次过敏测试,以了解你是否对某种食物过敏.
2016-01-19 21:51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魁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复健康!我来和你谈谈关于“胃病”的问题。民间把胃、十二指肠溃疡(简称溃疡病)、慢性胃炎统称为“胃病”。所谓“三分病,七分养”,胃肠疾病是没有药物能够治愈的,只能靠日常饮食疗养。“是药三分毒”,以下给你介绍几则成功治疗“胃病”的食疗药膳:1)慢性胃炎的饮食治疗 1.注意食用具有营养的食物。多吃些高蛋白食物及高维生素食物,保证机体的各种营养素充足,防止贫血和营养不良,对贫血和营养不良者,应在饮食中增加富含蛋白质和血红素铁的食物,如瘦肉、鸡、鱼、肝、腰等内脏。高维生素的食物有深色的新鲜蔬菜及水果,如绿叶蔬菜、西红柿、茄子、红枣等。每餐最好吃2--3个新鲜山楂,以刺激胃液的分泌。 2.注意食用酸碱平衡。当胃酸分泌过多时,可喝牛奶、豆浆、吃馒头或面包以中和胃酸,当胃酸分泌减少时,可用浓缩的肉汤、鸡汤、带酸味的水果或果汁,以刺激胃液的分泌,帮助消化,要避免引起腹部胀气和含纤维较多的食物,如豆类、豆制品、蔗糖、芹菜、韭菜等。当患有萎缩性胃炎时,宜饮酸奶,因酸奶中的磷脂类物质会紧紧地吸附在胃壁上,对胃粘膜起保护作用,使已受伤的胃粘膜得到修复,酸奶中特有的成分乳糖分解代谢所产生的乳酸和葡萄糖醛酸能增加胃内的酸度,抑制有害菌分解蛋白质产生毒素,同时使胃免遭毒素的侵蚀,有利于胃炎的治疗和恢复。 3.当口服抗菌素治疗某些炎症性疾病时,应同时饮用酸奶,即补充了营养,又避免了抗菌素对人体产生的副作用,因为酸奶中含有大量的活性杆菌,可以使抗菌素药物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现象重新获得平衡,同时保护了胃粘膜。 2)胃痛的中医饮食治疗 胃痛,中医称为胃脘痛,属于消化系统疾病。引起胃脘痛的主要原因有:病邪犯胃,感受外寒;过食生冷或肥甘厚味,或暴饮暴食等;忧思恼怒,气郁伤肝,肝失疏泄,气逆犯胃;再者是饮食、劳倦等因素久伤脾胃,导致中气不足、脾胃虚寒。中医按“辨证施治”的原则,对不同病症治法各异,可根据病情选方治疗。1.取鲜姜3--5片,红糖适量,以滚开水沏泡,趁热饮服,服后取微汗。适用于寒气犯胃的胃痛。2.用大葱3--4段,生姜3--5片,白胡椒面适量,以开水冲泡;或于火上煮葱、姜片刻,服时可加少量食盐调味,再放胡椒面,趁热饮汤。适用于因感受寒凉的胃痛。3.取粳米100克,牛肉松25克(或其它肉松)。将粳米用常法煮粥,加入肉松调匀,趁热用食。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胃痛。 3)急性胃肠炎的中医饮食治疗 急性胃肠炎是胃肠粘膜的急性炎症。多发于夏秋季节。以上吐下泻、脘腹疼痛为主要临床症状。在中医属于呕吐、泄泻范围,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系受暑湿之邪或贪凉感受寒湿,过食生冷肥腻,以致损伤脾胃,运化失常而致病。 1.取鲜藕1000--1500克洗净,开水烫后捣碎取汁,用开水冲服,每天2次服完;或用去节鲜藕500克,生姜50克,洗净剁碎,用消毒纱布绞取汁液,用开水冲服。 2.用粳米60克,砂仁细末5克,将粳米加水煮粥,待熟后调入砂仁末,再煮沸1--2开后即可,早晚服用。 3.取鲜土豆100克,生姜10克,榨汁,加鲜橘子汁30毫升调匀,将杯放热水中烫温,每日服30毫升。 4.用玉米芯750克,黄柏6克,干姜6克,共研细末,每日3次,每次3克,温开水送服。 5.取绿茶、干姜丝各3克,沸水冲泡,加盖浸30分钟,代茶频饮,每日数次。 6.用白扁豆60克,略炒研粉,藿香叶60克,晒干为末,混合为散。每次10克,每日4--5次,姜汤送下。 7.取车前子30克,纱布包,加水500毫升,煎余300毫升,去渣,加粳米稀饭汤,分2次温服。 8.用葱白适量,捣碎炒熟,放肚脐部位,用胶布固定暖脐。每日1--2次,连用数日。爱心提示:以上介绍用方,请务必咨询当地正规中医医院,结合自身生理特点和不同的病理变化,辨证选择使用。以上回答如果满意,请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好意,及时点击“采纳为答案”。
2016-01-19 21:30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孔书雪 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你这有可能是十二指肠的疾病.建议你尽快到正规医院,检查一下,到消化科做个胃镜吧.不要不在乎啊.祝你早日康复.
2016-01-19 16:37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