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热的治疗方法
一个月前,我的喉咙就开始稍微有点咳嗽和一点痛,当时以为是上火,所以就吃一些下火的药,前天开始发烧了,发烧前身体状况一直良好,就买了点消炎药,到现在还没好,去看病,医生说是急性风湿热,请问这病好治疗么?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储永良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
风湿血液科
-
你好,是由于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一种人体自身免疫反应性疾病,主要侵犯你的关节。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游走性关节炎、心脏炎、和多形性红斑、一般是不会引起呼吸道感染,上火的,像你这种情况应及时去医院化验血,如果是急性风湿热应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可以去医院进行雾化。
2018-11-22 15:02
-
-
回答6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您好,一般治疗风湿热活动期必须卧床休息.若明显心脏受损表现,在病情好转后,控制活动量直到症状消失,血沉正常.若有心脏扩大,心包炎,持续性心动过速和明显心电图异常者,在症状消失,血沉正常后仍需卧床休息3~4周.恢复期亦应适当控制活动量3~6个月.病程中宜进食易消化和富有营养的饮食. 抗风湿治疗常用的药物有水杨酸制剂和糖皮质激素两类.对无心脑炎的患者不必使用糖皮质激素,水杨酸制剂对急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2016-01-19 21:49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印亮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理疗科
-
链球菌感染和免疫反应学说(20%):虽然风湿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但目前公认风湿热是由于甲族乙型链球菌咽部感染后,产生自身免疫性疾病,业已证实,人体组织和链球菌的某些结构有交叉抗原性,因此机体可错将链球菌误认为是“自体”,而不产生正常免疫反应将其清除;一旦机体免疫功能发生改变,链球菌作为抗原进入人体可产生相应抗体,目前已能检出多种自身抗体,如抗心肌抗体,抗M蛋白抗体,抗心瓣膜多糖抗体,抗神经元抗体等,该类抗体不仅与链球菌有关抗原发生反应,同时也可作用于自身心肌,心瓣膜,神经组织及结缔组织的有关抗原,造成自身免疫反应,导致相应组织损伤,引起风湿热的发生,在风湿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细胞免疫机制也起重要作用,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证实风湿热病灶以T淋巴细胞浸润为主,风湿热患者血循环中有淋巴细胞反应增强以及一系列细胞免疫反应标记物激活,如白介素(IL-1,IL-2),肿瘤坏死因子-γ(TNF-γ)增高,白细胞移动抑制作用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和单核细胞毒性增高,T淋巴细胞对链球菌抗原反应加强,吞噬细胞产生自由基,外周血和心脏组织细胞中促凝血活性增高等,均表明细胞免疫在风湿热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病毒感染学说(20%):近年来有关学者对病毒感染学说较为关注,认为风湿热可能与柯萨奇B3,B4病毒感染有关。近年来有关学者对病毒感染学说较为关注,认为风湿热可能与柯萨奇B3,B4病毒感染有关,其根据是:1、在部分风心病患者血清中柯萨奇B3,B4抗体滴定度明显升高。2、风心病患者左房及心瓣膜上曾发现嗜心病毒。3、当爪哇猴感染柯萨奇B4病毒后,可产生类似风心病的病理改变,但此学说尚未被普遍接受,且难以解释青霉素确实对预防风湿热复发有显著疗效,不少学者认为,病毒感染可能为链球菌感染创造条件,在风湿热发生过程中起诱因作用。遗传因素(20%):最近发现风湿热患者中有遗传标记存在,应用一种含有称为883B细胞同种抗原(allogeneicantigen)的血清,大约72%风湿热患者呈阳性反应。最近发现风湿热患者中有遗传标记存在,应用一种含有称为883B细胞同种抗原(allogeneicantigen)的血清,大约72%风湿热患者呈阳性反应,针对B细胞同种抗原也已产生出单克隆抗体D8/17,急性风湿热患者80%~100%呈阳性,而对照组仅15%阳性,因此有可能采用单克隆抗体来筛选急性风湿热易感人群,通过免疫遗传学的研究,发现风湿热患者及其亲属中,其免疫系统的细胞上有特殊的抗原表达,多数报告伴同HLA-DR4频率增高,此外也有HLA-DQAl和DQB1某些位点出现频率增高,该研究的进展有可能在广大人群中发现风湿热和易患者,以进行针对性防治,多数学者认为,遗传因素可作为易患因素之一,但同一家庭中多个成员的发病,最可能原因还是与生活环境相同和易于互相感染有关。免疫功能(20%):免疫功能状态的变化也可能参与风湿热的发生。免疫功能状态的变化也可能参与风湿热的发生,在风湿热和风湿活动时常有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升高;血中虽有白细胞增多,但其吞噬能力降低,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结果显示淋巴细胞向原淋巴细胞转化率降低,表明有细胞免疫功能缺陷,此外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在本病病程中也很重要。至于营养不良学说,微量元素与风湿热的关系(目前发现缺锌与风湿热及风心病的免疫病理学机制有密切关系),内分泌障碍等,还在继续探索中,总之,风湿热的发病机制错综复杂,它是链球菌咽部感染后和机体免疫状态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病理:风湿热是全身性结缔组织炎症,根据病变发生的过程可以分为3期。1、变性渗出期:结缔组织中胶原纤维分裂,肿胀,形成玻璃样和纤维素样变性,变性病灶周围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炎症反应的细胞浸润,本期可持续1~2个月,恢复或进入第2,3期。2、增殖期:在上述病变的基础上出现风湿性肉芽肿或风湿小体(Aschoffbody),这是风湿热的特征性病变,是病理学确诊风湿热的依据和风湿活动的指标,小体中央有纤维素样坏死,其边缘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并有风湿细胞,风湿细胞呈圆形,椭圆形或多角形,胞浆丰富呈嗜碱性,胞核空,具有明显的核仁,有时出现双核或多核形成巨细胞,而进入硬化期,此期可持续3~4个月。3、硬化期:风湿小体中央的变性坏死物质逐渐被吸收,渗出的炎症细胞减少,纤维组织增生,在肉芽肿部位形成瘢痕组织。由于本病常反复发作,上述3期的发展过程可交错存在,历时需4~6个月,第1期和第2期中常伴有浆液渗出和炎症细胞浸润,这种渗出性病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临床上各种症状的产生,在关节和心包的病理变化以渗出性为主,而瘢痕的形成则主要限于心内膜和心肌,特别是瓣膜。风湿热的炎症病变累及全身结缔组织的胶原纤维,早期以关节和心脏受累为多,而后以心脏损害为主,各期病变在受累器官中有所侧重,如在关节和心包以渗出为主,形成关节炎和心包炎,以后渗出物可完全吸收,少数心包渗出物吸收不完全,极化形成部分粘连,在心肌和心内膜主要是增殖性病变,以后形成瘢痕增殖,心瓣膜的增殖性病变及粘连常导致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
2016-01-19 21:33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希弘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在风湿病治疗过程中,应用中医治疗时可配合应用西医治疗,同样,在应用西医治疗时亦可配合中医治疗。这样,中医、西医可以扬长避短,收到满意的疗效。
2016-01-19 12:17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浩庆 医师
肇庆市大旺开发区医院
一级
全科
-
该病因复杂,非一言能清.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找有经验的专科医生鉴别诊断.对症治疗.会有效果的.
2016-01-19 02:08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轩存旺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急性风湿热可以服用罗红霉素分散片,正清风痛宁,布洛芬缓释片,风湿马钱片治疗。减少不必要的活动,注意卧床休息。多摄取清淡的、高蛋白、高糖饮食来维持足够的营养,以对抗发热和感染,并补充维生素与矿物质。鼓励患者多喝水,预防发热导致的脱水。病人如果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征象,应摄取低钠饮食、限制水分。
2016-01-18 23:30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