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永平 主任医师
东莞康华医院
三级甲等
儿内科
-
婴幼儿脑少量出血且发抖,可能由产伤、维生素 K 缺乏、感染、脑血管畸形、血液系统疾病等引起。 1.产伤:分娩过程中,胎儿头部受到挤压或牵拉,可能导致脑部血管破裂出血,进而引起发抖。 2.维生素 K 缺乏:维生素 K 对于凝血功能至关重要,缺乏时易导致出血,影响脑部并出现发抖症状。 3.感染:如脑炎、脑膜炎等感染性疾病,可引起脑部炎症和出血,导致神经功能异常而发抖。 4.脑血管畸形:先天性脑血管发育异常,容易破裂出血,影响脑部正常功能,引发身体发抖。 5.血液系统疾病:像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会影响凝血,造成脑部出血和发抖。 总之,婴幼儿出现脑少量出血且发抖的情况,需要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以明确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03-20 21:02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尹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患者脑出血后需要得到较为有效的治疗,脑出血可引起意识障碍、肢体偏瘫、小便失禁等症状,还会出现肺部感染、褥疮、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早期的治疗尤为重要,内科保守治疗对脑出血有一定的疗效,但在患者出现较为明确的手术指针的时候,需要就诊神经外科医师决定是否予以手术治疗,目前脑出血手术已在向小创伤、优疗效、少并发症的方向发展,选择一种合适的治疗方案对患者的恢复有重要意义。在预防上面,平时应注意控制血压,改善不良生活习惯,保持心情舒畅。脑出血恢复期患者因在有条件的基础上早期进行有效的功能康复锻炼,争取早日恢复健康的生活状态。
2016-01-19 08:32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