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下壁、右室、正后壁心肌梗塞如何应对?
胸闷,喘不上气,胸部像针刺般扎痛。去年12月3日下午出现胸闷,喘不上气,胸部像针刺般扎痛等症状,做心电图诊断为:急性下壁,右室,正后壁心肌梗塞.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覃仕豪 主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
心胸外科
-
急性下壁、右室、正后壁心肌梗塞是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血管痉挛、心肌需氧量增加、心肌供氧量减少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等。 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这是心肌梗塞的主要原因。动脉壁内脂质沉积,形成斑块,导致血管狭窄。治疗包括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稳定斑块。 2. 血栓形成:破裂的斑块可引发血栓,阻塞血管。需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抗凝药物(如肝素、华法林)。 3. 血管痉挛:可导致心肌供血突然减少。可应用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地尔硫䓬)缓解痉挛。 4. 心肌需氧量增加: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可使心肌耗氧增多。应避免这些诱因。 5. 心肌供氧量减少:如严重贫血、低血压等。需纠正贫血、提升血压。 急性下壁、右室、正后壁心肌梗塞病情危急,患者应立即就医,遵循医生建议进行治疗,并长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降低复发风险。
2025-03-20 14:53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保福 主治医师
威县常屯卫生院
一级甲等
妇产科
-
您好.“急性”说明病情是突然发生的,而不是缓慢进展的.一颗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这些腔主要是由心肌细胞构成.“下壁右室正后壁”描述的是病变部位.“心肌梗塞”是指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的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
2016-01-19 15:20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轩存旺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心肌梗塞患者绝对需要卧床休息1~3天。同时,采取吸氧措施;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心率、心律变化及血压和呼吸,监护3~5日,必要时监测肺毛楔入压和静脉压;低盐、低脂、少量多餐、保持大便通畅,1周下床活动,2周在走廊内活动,3周出院,严重者适当延长卧床与住院时间。心肌梗塞患者出院后经2~3个月,酌情恢复部分或轻工作,以后部分病人可恢复全天工作,但要避免过劳或过度紧张。
2016-01-19 13:23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急性下壁右室正后壁心肌梗塞是说患者的心肌的左心室的下部分和右心室的后面发生了梗死.这个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疾病,是两个血管的病变,如果是没有进行介入,随时可以死亡.这个是十分危重的,以后也是需要积极的进行检查和药物维持治疗的.低盐低脂肪饮食,防治疾病加重.
2016-01-19 06:30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是一种急症。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使部分心肌因严重而持久的缺血发生的局部坏死。95%以上的心肌梗死是中、老年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如果冠状动脉闭塞较慢,侧支循环形成较好,则可不发生心肌梗死。非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如冠状动咏栓塞、冠状动脉炎、主动脉夹层累及冠状动脉开口、冠状动脉先天畸形、心肌桥等,均会导致心肌梗死。本病在欧美常见,美国35~84岁人群中年发病率男性为71‰,女性为22%。;每年约有80万人发生心肌梗死,45万人再梗死。在我国本病远不如欧美多见,70和80年代北京、河北、哈尔滨、黑龙江、上海、广卅等省市年发病率仅0.2‰~0.6‰,其中以华北地区最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