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志玲 副主任医师
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
两侧副睾发炎且为霉菌感染,可能与个人卫生、免疫力、性生活、泌尿系统疾病、长期久坐等因素有关。 1.个人卫生:不注重生殖器清洁,霉菌易滋生感染。应每日清洗,保持局部干燥。 2.免疫力:免疫力低下时,身体抵御霉菌能力减弱。需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增强免疫。 3.性生活:不洁性生活或性伴侣有霉菌感染,可传播。性生活前后注意清洁,伴侣如有感染需同治。 4.泌尿系统疾病:如尿道炎、膀胱炎等未及时治疗,炎症蔓延可致副睾发炎。积极治疗原发病。 5.长期久坐:影响血液循环,降低局部抵抗力。避免久坐,定时起身活动。 6.其他:长期使用抗生素、患有糖尿病等也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总之,两侧副睾霉菌感染需重视,积极改善生活习惯,配合医生治疗,促进恢复。
2025-03-17 07:03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因附睾炎有急性与慢性之分,所以治疗也有所侧重。对于急性附睾炎主张患者卧床休息,托起阴囊,以减轻疼痛。早期可将冰袋放在附睾处,防止肿胀。晚期可用热敷,以促进局部血运,加速炎症消退。因属于感染,故应进行抗感染治疗,临床上多选用广谱抗生素及对革兰氏阴性菌效果较佳的抗生素。对于疼痛、发热等全身症状,应用解热镇痛药对症处理。如果附睾疼痛较重可请专科医师予1%利多卡因10~20毫升由睾丸上端处行精索局部封闭,可起到止痛、解除坠胀作用。如果附睾炎性包块增大,阴囊皮肤红肿且有波动感,形成脓肿则须行切开引流。因留置导尿管招致本病者,应拔除尿管。另外,急性期期间要避免性冲动和重体力活动,以免加重感染和症状。对少数顽固病人且病情控制不理想,可行附睾甚至包括睾丸切除术。 因慢性附睾炎常与慢性前列腺炎同时存在,所以治疗时二病同治。 (1)注意生活规律化,劳逸结合,忌烟酒及辛辣刺激。 (2)保持大便通畅。 (3)避免长时间久坐。 (4)性生活不宜过频。 (5)温水坐浴,2次/日,水温控制在42℃~50℃,每次20~30分钟。 (6)黄连素或新霉素离子透入。 如果慢性附睾炎有多次反复发作者,可考虑做附睾切除。值得重视的是,无论急性还是慢性附睾炎,如为双侧发生,均有导致不育的可能,故发生附睾炎应及时治疗。
2016-01-14 20:07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建国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慢性附睾炎 严重急性附睾炎不可逆的终末期即为慢性附睾炎,此时可经常出现较急性附睾炎症状轻的表现。慢性附睾炎由于纤维增生使整个附睾硬化,显微镜下疤痕非常显著,常可看到附睾管闭塞,组织被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一)症状慢性附睾炎通常无症状,除非有急性发作的情况,此时可出现局部不适,病人可触及阴囊内有一肿块,附睾增厚并增大,有或无压痛,触诊极易将附睾与睾丸区分开,精索往往增粗,有时输精管直径增大,前列腺变硬并有纤维化,前列腺液常可见脓细胞,尿液分析可显示继发于前列腺炎的感染。 结核性附睾炎与慢性附睾炎很相似,输精管呈串珠状,同时精囊增厚,尿液检查为“无菌尿”,或“结核菌尿”,由此可提示为结核性附睾炎,膀胱镜可见膀胱溃疡,尿路X线检查也可帮助诊断。睾丸肿瘤可有睾丸包块,触诊可发现增厚变硬的附睾,感觉减退的睾丸(肿瘤)。附睾肿瘤少见,与附睾炎鉴别需依靠病理。如果慢性附睾炎为双侧,可导致不育。(二)治疗单用抗生素往往治疗效果不满意,前列腺炎必须控制,如附睾炎反复发作引起前列腺炎应在非发作期行输精管结扎术,前列腺炎可治愈,有时也可行附睾切除术。(三)预后 除了疼痛及双侧附睾炎可能致不育外,慢性附睾炎无严重后果,一旦达纤维化期,则无法使其逆转。
2016-01-14 19:20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希弘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因附睾炎有急性与慢性之分,所以治疗也有所侧重。对于急性附睾炎主张患者卧床休息,托起阴囊,以减轻疼痛。早期可将冰袋放在附睾处,防止肿胀。晚期可用热敷,以促进局部血运,加速炎症消退。因属于感染,故应进行抗感染治疗,临床上多选用广谱抗生素及对革兰氏阴性菌效果较佳的抗生素。对于疼痛、发热等全身症状,应用解热镇痛药对症处理。如果附睾疼痛较重可请专科医师予1%利多卡因10~20毫升由睾丸上端处行精索局部封闭,可起到止痛、解除坠胀作用。如果附睾炎性包块增大,阴囊皮肤红肿且有波动感,形成脓肿则须行切开引流。因留置导尿管招致本病者,应拔除尿管。另外,急性期期间要避免性冲动和重体力活动,以免加重感染和症状。对少数顽固病人且病情控制不理想,可行附睾甚至包括睾丸切除术。因慢性附睾炎常与慢性前列腺炎同时存在,所以治疗时二病同治。(1)注意生活规律化,劳逸结合,忌烟酒及辛辣刺激。(2)保持大便通畅。(3)避免长时间久坐。(4)性生活不宜过频。(5)温水坐浴,2次/日,水温控制在42℃~50℃,每次20~30分钟。(6)黄连素或新霉素离子透入。如果慢性附睾炎有多次反复发作者,可考虑做附睾切除。值得重视的是,无论急性还是慢性附睾炎,如为双侧发生,均有导致不育的可能,故发生附睾炎应及时治疗。
2016-01-14 06:31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