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下腺肿块切除后病理结果能否诊断淋巴结核?
无颌下腺肿块2个月,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手术切除想得到怎样的帮助:病理切片:酶标:CD3(+)。CD68(+)。特殊:网染:(减小)。抗酸(+)。血:结核抗体(-)。这样的结果能诊断为淋巴结核吗?医生还没下结论。(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安奎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三级甲等
头颈外科
-
颌下腺肿块切除后的病理检查结果对于诊断淋巴结核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但仅依据目前提供的酶标、特殊染色、抗酸及结核抗体等结果,还不能明确诊断淋巴结核。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如临床症状、其他检查结果等。 1. 酶标结果:CD3(+)和 CD68(+),这提示可能存在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巨噬细胞的参与,但不能直接确诊淋巴结核。 2. 网染减小:可能反映组织的纤维结构变化,但对于淋巴结核的诊断并非特异性指标。 3. 抗酸(+):有一定提示作用,但抗酸染色阳性也可见于其他分枝杆菌感染。 4. 血结核抗体(-):阴性结果不能完全排除淋巴结核,因为结核抗体检测存在一定的假阴性。 5. 临床症状:患者是否有低热、盗汗、乏力等结核中毒症状,以及肿块的生长速度、质地等,对诊断也很重要。 综上所述,仅依据当前的病理结果不能确诊淋巴结核,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综合判断,以明确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2025-03-10 13:03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尹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病情分析:这样的情况还抗酸阳性还不能诊断结核但高度怀疑。针对这种情况建议可以定期复查暂时先不用抗结核药物治疗。
2016-01-10 14:15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