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影剂打漏致脚面黑肿疼,是否伤血管及下肢静脉血栓是啥
我今年10月3号在医院治双下肢深静脉栓时做了一个造影检查,医生在给我注射造影剂时,有一针打漏了.当时刚做完那只打漏了的脚就是肿的,本以为它会像以前手上打吊针漏了一样,过个三两天就会好,没想到,到今天(12号)那只脚的整个脚面都是黑的,又肿又疼,走路脚都不敢使劲.不知是不是造影剂对血管有伤害?什么叫下肢静脉血栓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郑少忆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外科
-
造影剂打漏可能会对局部组织产生刺激和损伤,导致脚面黑肿疼。下肢静脉血栓是指血液在下肢静脉内不正常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其成因复杂,包括血流缓慢、血液高凝、血管内皮损伤等。治疗方法多样,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 造影剂影响:造影剂渗漏可能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导致组织水肿、疼痛和淤血,使皮肤颜色变黑。 2. 血管损伤:可能会对血管内皮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影响血管的正常功能。 3. 下肢静脉血栓成因: 血流缓慢:长期卧床、久坐等可使血流减缓。 血液高凝:如妊娠、肿瘤等会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血管内皮损伤:外伤、手术等可能导致。 先天因素:某些遗传因素影响血液凝固。 4. 症状表现:下肢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升高、浅静脉扩张等。 5.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使用抗凝药如华法林、利伐沙班;溶栓药如尿激酶等。 手术治疗:包括导管溶栓术、取栓术等。 总之,造影剂打漏后出现的症状需要及时就医,明确损伤程度并采取相应治疗。下肢静脉血栓也应早诊断、早治疗,以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
2025-03-10 18:44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预防护理1.机械方法旨在促进下肢静脉回流。用电刺激仪刺激腓肠肌,以循环驱动器或节律性正压或负压驱动仪均能有效地促进肢体循环。术后鼓励病人及早做踝关节和股四头肌活动,多做深呼吸及咳嗽动作,尽早下床活动则同样显得重要。术后穿用有压力差的医用弹力袜,如小腿4.0kPa(30mmHg)、大腿2.67kPa(20mmHg)压力者亦起到循环驱动作用。2.药物预防法首先是小剂量皮下肝素疗法。综合资料说明,皮下肝素疗法使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由25%降至7%;大型肺栓塞的发病率由6%降为0.6%。小剂量肝素之所以发挥预防作用的机制并未完全了解。经皮下途径减缓了药物的吸收,使机体较持续地保持了一定的肝素浓度可能为主要原因。使用方法一般是在术前2h皮下注射50mg,以后每12小时1次,每次50mg。抗血小板疗法主要包括肠溶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低分子右旋糖酐的作用在于降低血液的黏稠度,可酌情每天静脉滴注500~1000ml。
2016-01-10 19:37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孔书雪 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预后一般认为,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3~6个月后,即进入后遗症期。深静脉血栓经过吸收和极化,以及缓慢的再通过程,愈是位于近侧的血栓形成,再通的可能性愈小。据Dale报道,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再通率约1%~2%。此外,血栓在再通过程中,可将其中的瓣膜加以破坏,而出现倒流性病变。下肢除明显的肢体肿胀外,由于长期深静脉回流障碍,小腿深静脉高压,多累及交通支使下肢浅静脉曲张愈显明显,足靴区可因皮肤营养障碍出现慢性湿疹、色素沉着,甚至淤积性溃疡。
2016-01-10 16:32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