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北京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
线粒体肌病患者在饮食方面需要注意,包括营养均衡、能量供应、避免有害物质、补充特定营养素以及控制饮食量等。 1. 营养均衡:保证摄入各类营养素,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等。 2. 能量供应:增加易于消化吸收的高热量食物,如坚果、蜂蜜等。 3. 避免有害物质:减少酒精、咖啡因的摄入,避免食用过多加工食品。 4. 补充特定营养素:适量补充辅酶 Q10、维生素 B 族、左旋肉碱等。 5. 控制饮食量:避免暴饮暴食,遵循少食多餐原则。 总之,线粒体肌病患者的饮食调整对于疾病的管理和症状的改善有一定帮助,但饮食调整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2025-03-11 02:27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史东岳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线粒体肌病为氧化磷酸化脱偶联引起,以骨骼肌极度不能耐受疲劳为主要特征,往往轻微活动后即感疲乏,休息后好转,常有肌肉酸痛及压痛。目前无特殊治疗,可给予ATP、辅酶Q10和大量B族维生素等。对丙酮酸羟化酶确实的患者则推荐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和低脂肪饮食。
2016-01-10 13:10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强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临床症状以骨骼肌极度不能耐受疲劳为主要特征,往往轻微活动后即感疲乏,休息后好转,常有肌肉酸痛及压痛,但肌萎缩少见,易误诊为多发性肌炎、重症肌无力和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等。线粒体肌病的检查血乳酸、丙酮酸最小运动量试验,约80%病人阳性,即运动后10分钟血乳酸和丙酮酸仍不能恢复正常,线粒体呼吸链复性改变,糖原脂肪也增多,肌电图可为肌源性损害或神经源性损害。诊断1、四肢近端极度不能耐受疲劳,身体矮小,神经性耳聋,并具有各亚型的临床特征;2、血乳酸、丙酮酸增高;3、肌活检可见RRF纤维,电镜下线粒体异常;4、线粒体呼吸链酶异常;5、mtDNA的病理性改变。
2016-01-10 08:12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