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宇明 主任医师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血液内科
-
凝血时间和出凝血时间的正常参考值因检测方法和实验室条件有所差异。一般来说,凝血酶原时间(PT)为 11-13 秒,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为 25-37 秒,凝血酶时间(TT)为 12-16 秒,纤维蛋白原(FIB)为 2-4g/L。出凝血时间包括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出血时间一般为 1-3 分钟。 1. 凝血酶原时间(PT):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的状况。PT 延长可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维生素 K 缺乏、严重肝病等;PT 缩短常见于血液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等。 2.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主要反映内源性凝血途径。APTT 延长可能是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使用抗凝药物等;APTT 缩短提示血栓前状态、血栓性疾病等。 3. 凝血酶时间(TT):TT 延长常见于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肝素增多或类肝素抗凝物质存在等。 4. 纤维蛋白原(FIB):FIB 减少可见于肝硬化、DIC 等;FIB 增高常见于急性感染、恶性肿瘤等。 5. 出血时间:出血时间延长可能是血小板数量减少、血小板功能异常、血管壁异常等。 凝血功能的检测对于诊断和治疗出血性疾病、血栓性疾病等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检测结果异常,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明确原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2025-03-11 23:29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农香亮
隆安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民族医学特色专科
-
指导意见:PT(凝血酶原时间测定)11-14秒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男37±3.3秒,女37.5±2.8秒.TT(凝血酶时间测定)16-18秒纤维蛋白原测定2-4g/L(200-400mg%)
2016-01-09 20:19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增沛 主治医师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五官科
-
正常值毛细血管法(室温)3~7min玻璃试管法(室温)4~12min玻璃试管法(37℃)5~8min矽试管法(37℃)较玻璃试管延长至30min临床意义延长:血友病,重症肝炎,纤维蛋白原减少,应用过量抗凝血药,纤溶亢进症,急性传染病伴凝血酶原明显减少时。凝血四项:PT(凝血酶原时间测定)11-14秒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男37±3.3秒,女37.5±2.8秒.TT(凝血酶时间测定)16-18秒纤维蛋白原测定2-4g/L(200-400mg%)卫生部在关于印发出凝血时间检验方法操作规程的通知中,已经停止使用凝血时间测定玻片法和毛细血管法,而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或全血凝固时间(CT,试管法)测定进行替代。
2016-01-09 00:46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史东岳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出血时间正常值:Duke法:0.5~6min;IVY法:2~7min;出血时间测定器法:2.3~9.5min;凝血时间毛细血管法(室温)3~7min玻璃试管法(室温)4~12min玻璃试管法(37℃)5~8min矽试管法(37℃)较玻璃试管延长至30min
2016-01-09 00:15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