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曾抗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科
-
带状疱疹引起神经痛,需要了解其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及预防,包括病毒感染、神经炎症、免疫状态、个人体质、生活习惯等。 1.病因: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病毒潜伏在神经节内,当免疫力下降时被激活,引发炎症和神经痛。 2.症状:疼痛常表现为刺痛、灼痛、跳痛等,沿神经分布区域出现红斑、水疱。 3.诊断:根据典型的皮疹和疼痛症状,结合实验室检查,如病毒检测等。 4.治疗:药物治疗常用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止痛药物,以及甲钴胺等营养神经药物。同时,可配合物理治疗,如紫外线照射。 5.预防: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当运动,增强免疫力。避免劳累和精神压力过大。 带状疱疹引起的神经痛需要及时就医,遵循医生建议进行治疗,以减轻疼痛,促进恢复。
2025-03-09 15:12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华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带状疱疹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急性疱疹样皮肤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这种病毒是由呼吸道感染侵入体内,潜伏到脊神经后根神经节或其它发病部位的神经细胞中.这种病毒平时可以不发病,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例如:创伤,劳累,感冒,癌症,免疫系统疾病等等),潜伏的病毒就会大量繁殖,使神经节发炎,坏死,引起病人疼痛,同时病毒沿神经通路下传,到该神经支配的区域引起节段性疱疹.临床多呈现数个簇集疱疹群,排列成带状,沿周围神经分布,常呈单侧性,一般不超过体表正中线,多呈不规则带状分布,常见于胸腹,腰背及颜面部,局部皮肤有灼热感,伴有神经痛.发病之初,主要表现为全身疲倦无力,食欲不振,轻度发烧,很快发病部位感觉灼热,跳着疼痛.如果发生在胸部或腰部,常误诊为心脏病或急腹症等.本病相当于中医的“缠腰火丹”,“蜘蛛疮”,“蛇串疮”,“火带丹”,“甑带疮”,“蛇丹”,“飞蛇丹”等,俗称“缠腰龙”,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带状疱疹如果不及时治疗和方法不当会遗留后遗症.带状疱疹后遗症主要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为急带状疱疹误治,失治,和病人自身免疫力下降而致.中医学对急性带状疱疹病因病机的认识:急性带状疱疹的病因是外感毒邪(病毒),邪气稽留体内,与气血搏结,阻于经络,滞于脏腑,使气机运行受阻,经络阻塞不通,而发生疼痛.内因是情志内伤,肝郁化火或脾湿蕴结,致使毒邪化火与肝火,湿热,相互搏结,阻于经络,以致血瘀气滞,不通则发疼痛.建议中医中药外敷治疗.用邱医堂中医传统外科膏药活血生肌膏贴敷可治愈.膏药可以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托毒祛腐,清热解毒,补气活血;“生肌丹”可以托毒外出,改善创面周围组织的微循环,增快局部血流,同时能促进残存上皮细胞组织生长,祛腐生肌,通过膏药外敷,拔毒生肌,通经活络,修复受损神经,把体内的病毒排除体外.使脉络畅通,气血流畅,疼痛得止.在具体治疗时有的需要采用内外兼治配合治疗.
2016-01-09 17:31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当你第一次感染带状疱疹后,病毒会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当免疫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发烧,生气上火等会导致复发.对于平素体质较差,或治疗不及时者神经痛便成为后遗症,疼痛有时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如果疼痛可以忍受,建议你不要用药,中医的针灸对神经痛有很好的疗效.如果疼痛影响正常生活,可以用弹力绷带捆绑疼痛区域,也可以口服些镇痛药,如阿斯匹林,也可以服用些营养神经的药如维生素B12.1,忌吃些辛辣及发物的菜式,如,牛肉,羊肉,鱼肉……葱,姜,蒜,辣椒.2,坚持锻炼身体,增强身体抵抗力.3,预防感染,如有炎症要及时治疗.4,增强营养,多食豆制品和新鲜瓜果蔬菜
2016-01-09 10:17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华明 主治医师
乾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
带状疱疹中药方1-热盛者 患者皮肤潮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形成红粟,口苦咽干,口渴,烦躁易怒,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 疏肝泻火,清热利湿 胆草9克,黄苓8克,赤芍9克,茜草9克,川柬9克,柴胡9克,当归9克,木通6克,车前子9克,大黄9克 一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忌辛辣炙博之品 本方为龙胆泻肝汤加减而成.方中用胆草,黄苓清肝胆之火热;配合茜草,赤芍凉血活血;佐以大黄清热通下,以釜底抽薪;柴胡,川柬清热疏肝,理气止痛;木通,车前子清热利湿.[编辑本段]带状疱疹中药方2-湿盛证 患者皮肤淡红起水泡,泡壁松弛,破后糜烂渗出,疼痛较轻,口渴而不欲饮,纳差或食后腹胀,大便溏,舌质淡白体胖,脉沉缓而滑. 清热燥湿,理气和中 苍术6克,厚朴6克,陈皮9克,炒白术12克,猪苓12克,黄柏12克,枳壳9克,泽泻9克,赤苓12克,滑石12克,炙甘草9克 一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忌滋腻之品 方中苍术,白术,猪苓,赤苓健脾燥湿;陈皮,厚朴,枳壳理气和中以助水湿之运化;黄柏,滑石,甘草清热利湿.水泡消退后遗留局部神经痛者,是因为余毒未清,经络阻遏,气血郁滞所致,可在方中加大黄,鬼箭羽,延胡索,没药,乳香以活血化瘀止痛.[编辑本段]带状疱疹中药方3-疱疹膏 雄黄10克,白矾10克,乳香5克,没药5克,冰片少许,生石灰水50毫升,香油50毫升 将雄黄,白矾,乳香,没药共研极细末,加入冰片末混匀.加生石灰水和香油,搅拌均匀成膏状.外涂患处,不用包扎,每日2~3次,一般一次止痛,2~3次可以自愈. 带状疱疹,湿热毒邪蕴结肌肤者 针对带状疱疹湿热毒邪蕴阻肌肤的病机,采取清热解毒利湿止痛之法.方中雄黄燥湿解毒;白矾,生石灰水清热燥湿收敛;冰片芳香走窜,能清热解毒,通络止痛;乳香,没药活血止痛;香油润肤生肌,诸药共达解毒止痛,清热燥湿之功.带状疱疹中药方1-热盛者 患者皮肤潮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形成红粟,口苦咽干,口渴,烦躁易怒,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 疏肝泻火,清热利湿 胆草9克,黄苓8克,赤芍9克,茜草9克,川柬9克,柴胡9克,当归9克,木通6克,车前子9克,大黄9克 一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忌辛辣炙博之品 本方为龙胆泻肝汤加减而成.方中用胆草,黄苓清肝胆之火热;配合茜草,赤芍凉血活血;佐以大黄清热通下,以釜底抽薪;柴胡,川柬清热疏肝,理气止痛;木通,车前子清热利湿.[编辑本段]带状疱疹中药方2-湿盛证 患者皮肤淡红起水泡,泡壁松弛,破后糜烂渗出,疼痛较轻,口渴而不欲饮,纳差或食后腹胀,大便溏,舌质淡白体胖,脉沉缓而滑. 清热燥湿,理气和中 苍术6克,厚朴6克,陈皮9克,炒白术12克,猪苓12克,黄柏12克,枳壳9克,泽泻9克,赤苓12克,滑石12克,炙甘草9克 一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忌滋腻之品 方中苍术,白术,猪苓,赤苓健脾燥湿;陈皮,厚朴,枳壳理气和中以助水湿之运化;黄柏,滑石,甘草清热利湿.水泡消退后遗留局部神经痛者,是因为余毒未清,经络阻遏,气血郁滞所致,可在方中加大黄,鬼箭羽,延胡索,没药,乳香以活血化瘀止痛.[编辑本段]带状疱疹中药方3-疱疹膏 雄黄10克,白矾10克,乳香5克,没药5克,冰片少许,生石灰水50毫升,香油50毫升 将雄黄,白矾,乳香,没药共研极细末,加入冰片末混匀.加生石灰水和香油,搅拌均匀成膏状.外涂患处,不用包扎,每日2~3次,一般一次止痛,2~3次可以自愈. 带状疱疹,湿热毒邪蕴结肌肤者 针对带状疱疹湿热毒邪蕴阻肌肤的病机,采取清热解毒利湿止痛之法.方中雄黄燥湿解毒;白矾,生石灰水清热燥湿收敛;冰片芳香走窜,能清热解毒,通络止痛;乳香,没药活血止痛;香油润肤生肌,诸药共达解毒止痛,清热燥湿之功.祝你早日康复身体健康
2016-01-09 08:39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海龙 医师
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35岁男性,带状疱疹已一星期,现疱疹已下去但仍有神经痛您好,目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尚无特效疗法,其临床治疗及结果是非常复杂和多变的.所以只有采用合理的综合治疗方法,才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药物治疗: 1.使用止痛药;2.服用维他命C及B群;3.冷敷患部;二,神经毁损.常用的治疗方法有:交感神经毁损术,脊神经后根毁损术,半月神经节毁损术及周围神经毁损术.多休息给予易消化的饮食和充足的水分;预防激发性细菌感染.
2016-01-09 04:31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