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树铎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
肝病科
-
胆囊息肉是指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的病变,多为良性。治疗方法包括定期复查、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药物治疗方面,常用药物有熊去氧胆酸胶囊、消炎利胆片、胆宁片等。 1. 疾病介绍:胆囊息肉多无症状,常在体检时发现。其形成与胆囊慢性炎症、胆囊结石、胆固醇代谢紊乱等有关。 2. 定期复查:对于直径小于 1 厘米且无症状的息肉,一般每 6 - 12 个月复查一次超声,观察息肉的变化。 3. 药物治疗:熊去氧胆酸胶囊可促进胆汁分泌,有助于改善胆囊功能;消炎利胆片具有清热、祛湿、利胆的作用;胆宁片能疏肝利胆、清热通下。但药物治疗效果因人而异。 4. 手术治疗:息肉直径大于 1 厘米、伴有明显症状、息肉短期内迅速增大等情况,可能需要手术切除胆囊。 5. 生活调理:患者应规律饮食,少吃油腻、高胆固醇食物,避免饮酒,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作息。 总之,胆囊息肉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要注意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2025-03-06 23:20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印亮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理疗科
-
胆囊息肉是一种多发病,分为单发性胆囊息肉和多发性胆囊息肉两种,得了此病,一般需要手术治疗。对于单发性胆囊息肉来说,如果息肉较小,手术切除后可能仅为胆固醇结晶。但假如确诊为多发性胆囊息肉,或体积较大的息肉,一般应考虑手术切除胆囊。否则,假如息肉恶变,成为胆囊癌,其预后极差,多数病人在发病数月内死亡。对于息肉较小,又不愿意手术者,应当严密随访,定期复查B超,如发生变化应尽早手术,现在胆囊切除可以做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胆囊息肉是胆囊黏膜向胆囊腔内生长出一种突起的局限性病变。患者一般没有什么症状,有的患者只是感到右胁下不适,通过B超检查可被发现。
2016-01-08 19:12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浩庆 医师
肇庆市大旺开发区医院
一级
全科
-
稍强光团,不伴声影,不移动说明您是胆囊息肉患者,胆囊壁厚度正常,毛糙的话说明有轻微炎症,基底部窄的息肉一般为良性。目前可以保守治疗,吃点利胆的药或者不吃也行,平时注意作息规律和饮食,饮食清淡、三餐吃好、多做运动有利于对息肉的控制。-=看你息肉只有4mm,问题不大,要继续观察看息肉的增长速度,最长3个月就要检查一次,如果迅速增长或接近1CM时就要考...
2016-01-08 18:49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往往在体检或其他目的的检查中发现或因其他疾病切除胆囊后发现,分为炎性息肉和胆固醇性息肉,多数无临床表现,如息肉较大,可出现右胁隐痛,或牵及右肩背,可伴有消化不良等类似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本病偶可发生息肉样原位癌。胆囊息肉的发病以中青年为主,30-50岁的人群占了总病人数的57.8%。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