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红肿有结块化脓是怎么回事
最近我发现我的眼睛有点红肿,刚开始我还以为是我熬夜熬多了。可以后来开始有小的结块,还开始化脓了,我就开始担心起来了,不知道是怎么的了。就这两天才有的。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林明楷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三级甲等
青光眼专科
-
眼睛红肿有结块化脓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麦粒肿、霰粒肿感染、结膜炎、角膜炎、眼睑蜂窝织炎等。 1.麦粒肿:是睫毛毛囊附近的皮脂腺或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多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表现为眼睑局部红肿、疼痛,有硬结和脓点。治疗上早期可热敷,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等抗生素眼药水,脓肿形成后可切开排脓。 2.霰粒肿感染:睑板腺特发性无菌性慢性肉芽肿性炎症。若霰粒肿继发感染,会出现红肿化脓。较小的霰粒肿可通过热敷促进吸收,较大的或感染的霰粒肿需要手术切除。 3.结膜炎:细菌、病毒、衣原体等感染可引起。除了眼睛红肿、化脓,还可能有眼痒、异物感等。根据病因使用妥布霉素滴眼液、阿昔洛韦滴眼液等。 4.角膜炎:多由外伤、感染等导致。常有眼痛、畏光、流泪等。需要根据病因使用相应的药物,如更昔洛韦滴眼液等。 5.眼睑蜂窝织炎:多为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感染。炎症范围较广,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需要全身应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片等。 眼睛出现红肿、结块化脓应引起重视,避免揉搓眼睛,注意眼部卫生。及时到正规医院眼科就诊,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2025-03-06 00:35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建国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麦粒肿又名睑腺炎,传统医学称其为土疳或土疡,俗称“针眼”,是一种普通的眼病,人人可以罹患,多发于青年人.此病顽固,而且容易复发,严重时可遗留眼脸疤痕.麦粒肿是皮脂腺和睑板腺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的一种病症,分为外麦粒肿和内麦粒肿,切记不可自行挤脓,以免引起眼眶蜂织炎等并发症,应到正规眼科进行针对性治疗,滴眼液或者手术. 中医方剂(一) 痰热阻结. 祛风清热,化痰散结. 防风散结汤加减. 防风8克,白芷10克,前胡10克,黄芩10克,元参12克,花粉10克,陈皮8克,赤芍10克,浙贝母10克,桔梗6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医眼科学》. 中医方剂(二) 外感风热,毒邪凝聚,或脾胃蕴积热毒,或脾虚气弱,眼睑气血瘀滞.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生肌. 清茶油膏. 生清油,茶叶末各适量. 用等量生清油与茶叶末调为糊膏,装入磁罐备用,挑清油膏涂于纱布上贴于眼睑病灶处固定,热敷每日3次,每次20分钟. 中医方剂(三) 眼痛,流泪畏光,伴灼热感,目肿难睁,半侧头痛,畏寒发热,口干,大便燥结,失眠,饮食不佳,眼睑红肿发热,有硬结或脓头. 清热解毒,通俯散结 生石膏15克,知母10克,生大黄6克,川弓12克,皂角刺10克,赤芍10克,紫花地丁10克 水煎服,一日一剂,并熏洗. 生石膏,知母清脾胃之热,生大黄通俯解毒,川弓,赤芍行血散结,皂角刺解毒散结排脓. 中医方剂(四) 眼红肿痛,眼上睑鲜红发亮,热肿胀,疼痛拒按,烦渴多饮,便秘,舌红. 疏风散结,清热攻里 石膏30克,知母10克,连翘30克,金银花30克,荆芥15克,防风6克,白芷12克,当归尾12克,赤芍10克,大黄12克,花粉30克 水煎服,局部用温盐水热敷,一日3~5次. 连翘,金银花,荆芥,防风,白芷祛风热,石膏,知母清里热,赤芍,归尾活血散结,大黄清热解毒,花粉清热养阴. 中医方剂(五) 左上眼睑肿胀行如豆粒,有触痛,质软硬兼有,脉细数,舌红苔薄. 养阴清热 生黄芪12克,细生地30克,麦门冬9克,黑元参18克,酒苓3克,北沙参9克,夏枯草9克,香青蒿9克,地骨皮9克,甘草3克 水煎服,一日2次. 生黄芪,细生地,麦门冬,北沙参,黑元参养阴清热以资正气,夏枯草,甘草托里排脓,香青蒿,地骨皮以退虚热. 1.麦粒肿中药偏方1 苡仁30克,金银花20克,蒲公英,当归,川穹,陈皮,甘草各10克,栀子,大黄各6克. 水煎,一日一剂,早晚温服.每日取适量药液先熏洗患处,效果更加. 2.麦粒肿中药偏方2 苍术10克,白芷,薄荷,金银花各6克. 将上药加水200毫升,盖严煎沸后置小口玻璃杯内熏眼,不断作瞬目动作.每次熏10~20分钟,每日熏3~5次.药液可重复使用. 3.麦粒肿中药偏方3 龙眼肉适量. 取干龙眼肉,外敷患处. 4.麦粒肿中药偏方4 生天南星,牛地黄各等分. 共研细末,撒在普通膏药中间,将膏药贴在两侧太阳穴,一日换一次.
2016-01-07 09:18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重庆渝都生殖医院
其他
内科
-
麦粒肿是眼睑腺体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炎症,麦粒肿切忌挤压或用未消毒的针挑及过早切开.因为眼睑血管丰富,其静脉与眼眶静脉及颜面静脉相通,而且没有静脉瓣来阻止其血液回流,又与颅腔静脉相通,炎症一旦扩散,轻者引起眶蜂窝织炎,重者能导致海绵窦血栓形成败血症,危及生命..脓肿已形成并出现脓点时,应到医院切开排脓,如脓肿自行穿破;可用干净棉花轻轻拭去.病愈后要继续用药一周左右,以防复发.对顽固复发的病人,应到医院查明病因并治疗.
2016-01-06 17:55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肖起涛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你好局部热敷,以促进化脓,轻的炎症也可在热敷后完全消失.全身及局部抗生素治疗可促进炎症的消失,青霉素族的抗生素口服,肌注或静脉注射均可,它对化脓菌的作用都很好.局部可点眼药,一般使用0.25%氯霉素眼药水即可,如分泌物多可用利福平眼药水效果好.
2016-01-06 15:14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保福 主治医师
威县常屯卫生院
一级甲等
妇产科
-
睑腺位于眼睑深部,但开口于睑缘,细菌(主要是葡萄球菌)可由开口处进入睫毛根部的皮脂腺或眼睑深部的睑板腺而致急性化脓性炎症,前者叫外麦粒肿,后者叫内麦粒肿.健康人的眼睑有极强的防御能力,它能抵御外界细菌的侵袭,但是,当身体抵抗力减弱时(如营养不良,睡眠不足或患糖尿病等)容易发病.患脸缘炎,沙眼,慢性结膜炎或过度用眼以及有近视,远视,散光等眼病时,没有及时配镜矫正,并眼睛疲劳时亦可发病.不注意眼的卫生,用不干净的手,毛巾,手帕等擦眼,细菌侵入眼睑腺内,可直接引起麦粒肿.天南星,生地各等份.将上药共研为细末.用蜂蜜调匀即成.外敷同侧太阳穴.
2016-01-06 11:02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