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靳瑾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妇产科
-
腹泻一周,偶尔哭闹,睡眠不好,大便稠水分离,小便黄,体重未变,原因可能是感染、饮食不当、腹部着凉、肠道菌群失调、过敏等。 1.感染:病毒或细菌感染肠道可引起腹泻。病毒感染如轮状病毒,具有自限性;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需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肟、阿莫西林等治疗,但要遵医嘱。 2.饮食不当:进食过多生冷、油腻食物,或食物不洁,会刺激肠道。调整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 3.腹部着凉:腹部受寒会使肠道蠕动加快。注意腹部保暖,可用热水袋热敷。 4.肠道菌群失调:肠道内有益菌减少。可补充益生菌,如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等。 5.过敏:对食物中的某些成分过敏。需找出过敏原并避免接触。 孩子出现持续腹泻要引起重视,注意观察精神状态和脱水情况。若症状加重或不见好转,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儿科就诊,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以便对症治疗。
2025-03-02 19:05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崔立静 医师
中原油田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光明医院
一级
内科
-
婴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胃酸和消化酶的分泌少,消化酶的活性低,承受不了饮食物质和量的较大变化.如果饮食不当或喂养方式不妥都可引起腹泻.例如,进食过多,过少,不定时,进食成分改变,加糖太多;过早地添加辅食,如蛋黄,粥或菜等,使小儿不易消化;在热天孩子断奶,容易改变了饮食内容等,都可造成婴儿腹泻.另外,气候的变化,也可造成腹泻,如受凉可以使肠道功能紊乱;气候炎热或穿着过热可以使胃酸及消化酶分泌减少,而造成消化不良,形成腹泻.肠道内感染.由于细菌,病毒,真菌或原虫等随食物进入消化道,或通过污染的用具,手,玩具传播,或食物腐败,变质,细菌繁殖后的食物进入体内,引起消化道疾病,出现腹泻.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有的可直接刺激肠道而引起腹泻.所以,应掌握婴儿的生理发育特点,熟悉喂养知识,作好卫生保健工作,这样可以减少婴儿腹泻的发生.本症为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已明显降低,但仍是婴幼儿时期的重要死亡原因.对小儿健康影响极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根据病因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种.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1岁以内者约占半数,夏秋季发病率最高,是我国儿童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拔罐治腹泻 1.取穴:神阙. 治法:采用单纯罐法或敷蒜(姜)罐法.灸罐法,温水(姜,蒜水)罐法,徐药罐法等,留罐十至十五分钟(婴幼儿留罐约二分钟),每日一次,病情明显缓解后改隔一至二日施术一次. 2.取穴:从肝俞至小肠俞的膀胱经上寻找压痛点(如无压痛点,则自上而下每次取一至二对俞穴),水分,盲俞,阴交,天枢,关元,足三里(交替),三阴交(交替). 治法一:每次取背部痛点或一至二个俞穴,腹部二穴,下肢一穴施行挑罐法,留罐十至十五分钟,三至四日施术一次;或施以出,留针罐法,皮肤针罐法等,留罐十至十五分钟,每一至二日施术一次. 治法二:采用单纯罐法,贴敷姜,蒜,伤湿止痛膏罐法,涂姜,蒜,风油精等药罐法,温水罐法等.属虚寒型者,宜选用灸罐法.均留罐十至十五分钟,每一至二日施术一次.
2016-01-02 19:16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