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许宗彦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胆囊结石后出现黄疸,可能是结石梗阻胆管、肝功能受损、合并感染、胆道狭窄、溶血性疾病等原因导致。需要综合评估病情,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1. 结石梗阻胆管:结石堵塞胆管,胆汁排泄不畅,导致胆红素反流进入血液引起黄疸。治疗上可能需要手术取石或内镜下取石,解除梗阻。 2. 肝功能受损:胆囊结石长期刺激或炎症影响,导致肝细胞功能障碍,胆红素代谢异常。需使用保肝药物,如多烯磷脂酰胆碱、复方甘草酸苷、水飞蓟素等。 3. 合并感染:感染引发炎症反应,影响胆红素代谢。应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甲硝唑等进行抗感染治疗。 4. 胆道狭窄:可能是结石长期压迫或炎症刺激所致。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扩张胆道或放置支架。 5. 溶血性疾病:少数情况下,胆囊结石患者同时存在溶血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需要针对原发病治疗,可能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 胆囊结石后出现黄疸需要及时就医,明确原因,采取针对性治疗。同时,患者在治疗期间要注意休息,清淡饮食,避免劳累和饮酒。
2025-02-26 02:26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印亮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理疗科
-
胆结石病又称胆系结石病或胆石症。治疗有非手术及手术治疗两类治疗手段。有症状的考虑保守治疗,目前溶石治疗的药物主要是鹅去氧胆酸和其衍生物熊去氧胆酸。另外就是考虑腹腔镜手术疗法。
2015-12-31 01:11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