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东银 医师
安都卫生院
一级
内科
-
反复思考无意义的事且烦躁不安,可能由心理压力、焦虑障碍、强迫症、神经衰弱、内分泌失调等因素引起。 1.心理压力: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工作学习的紧张节奏等带来心理压力,导致情绪波动,出现反复思考和烦躁。 2.焦虑障碍:过度担忧未来,伴有紧张、不安、心慌等症状,影响思维和情绪。 3.强迫症:表现为反复出现的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难以自控,从而产生烦躁情绪。 4.神经衰弱:长期精神紧张、疲劳,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易激动、烦恼等。 5.内分泌失调: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激素分泌异常,可影响神经系统,导致情绪不稳定。 出现反复思考无意义的事且烦躁不安的情况,应重视自身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可先尝试自我调节,如规律作息、适当运动、放松训练等。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明确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2025-02-26 05:04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许宗彦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你好!强迫症属于心理性疾病,对于强迫症的治疗,平时注意自己的心理状态特别重要,建议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积极地面对生活,学会自我缓解压力,多和身边的朋友们沟通交流,多到户外活动,保持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太大的思想压力,注意劳逸结合,平时应该培养起较好的生活习惯,如晚饭后多散步,平常多运动等等,这些对于你的病情恢复均有很好的帮助,建议可以通过中医配合心理治疗,中药标本兼治安全副作用小,能避免西药的不良反应,更多疑问可以及时的在线咨询专家,祝早日康复。
2015-12-30 16:01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希弘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这症状的话,强迫症以脑力劳动者常见。某些强烈的精神因素作为起病诱因,在治疗上,心理治疗强调通过顿悟、改变情绪经验以及强化自我的方法去分析和解释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矛盾冲突,以此达到治疗的目的。药物治疗:帕罗西汀;抗焦虑药可减轻焦虑,有助于心理治疗与行为治疗的进行。期间乐观点,保持个好心情。祝好!
2015-12-30 14:24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一般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症状可持续多年或时轻时重。病前性格特征明显、发病年龄较早和病程较长者,预后欠佳。随年龄增长,症状逐步减轻;病前有较明显精神因素、强迫性性格特征不显著、病程;较短、无阳性家族史者的症状也有可能自发缓解。[诊断依据与鉴别诊断]一、不可控制的反复出现某种观念、动作或意向,伴有焦虑和痛苦的情绪体验。二、患者明知这些症状不合理、不必要、却难以摆脱,迫切要求治疗。三、患者的工作,学习效率明显下降,对日常生活也产生不良影响。四、病前性格特征及病程可助诊断。病程可长可短,研究病例的病程至少三个月。五、排除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及脑器质性疾病伴发的强迫症状。
2015-12-30 09:59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