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蚧能否帮助弱精者生精并快速怀孕?
我朋友老公今年29岁,他们结婚一年多了,一直没有孩子。去医院检查过了,医生说他有些弱精,朋友婆婆不知道从哪听说吃蛤蚧能生精,而且还能很快怀孕,不知道这蛤蚧是什么东西啊。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保福 主治医师
威县常屯卫生院
一级甲等
妇产科
-
蛤蚧是一种中药材,但其对弱精的治疗效果并不明确。弱精的原因多样,包括生活习惯、疾病、环境、内分泌、遗传等。 1.生活习惯:长期吸烟、酗酒、熬夜、过度劳累、久坐等不良生活习惯,可能影响精子质量。应戒烟戒酒,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避免久坐。 2.疾病因素:附睾炎、精囊炎、前列腺炎等生殖系统炎症,以及精索静脉曲张等,都可能导致弱精。需要针对具体疾病进行治疗,如使用抗生素治疗炎症,或通过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 3.环境因素:长期暴露在高温、辐射、化学毒物等环境中,会损害精子。应尽量避免此类不良环境。 4.内分泌异常:体内激素失衡,如雄激素水平降低,也会影响精子生成。可通过药物调节内分泌。 5.遗传因素:某些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异常可能导致先天性弱精。这种情况治疗较为复杂,可能需要辅助生殖技术。 弱精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不能单纯依赖某种偏方或单一方法。建议患者到正规医院男科或生殖科就诊,进行全面检查和个体化治疗。
2025-02-25 05:05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浩庆 医师
肇庆市大旺开发区医院
一级
全科
-
你好,对于蛤蚧是什么希望你不要担心的,其实蛤蚧是什么还是要看个人的情况的,蛤蚧是什么主要有以下一些作用的啊1、雌激素作用:蛤蚧醇提物可延长正常雌小鼠的动情期,对去卵巢小鼠则可出现动情期;并使子宫及卵巢(正常小鼠重最增加)。蛤蚧醇提物(GEA)对雌大鼠附性器宫(子宫及阴道)主要为直接作用,体、尾分别与求偶素比较,尾的增重作用超过求偶素,体的增重作用接近求偶素。蛤蚧体及尾的醇提物均可使幼年雌小鼠阴道开放的时间提前,而蛤蚧尾组又较蛤蚧体组时间提前。2、雄激素样作用:以小鼠前列腺、精囊、提肛肌的重量为指标,蛤蚧醇提物表现雄性激素样作用。蛤蚧体和尾的醇提物均可使去势雄大鼠精囊和前列腺增重;而尾的增重作用较体强,蛤蚧醇提物能缩短雄性果蝇交配潜伏期,延长交配时间,蛤蚧醇提物水溶性部分只能使雄小鼠睾丸增重,表现雄性激素样作用,而脂溶性部,分对雌小鼠子宫及雄小鼠睾丸均可增重。蛤蚧是什么,蛤蚧还具有补肺益肾,止渴通淋,益气安神等等的奇特作用,是不可多得名贵药材,不过在选择它的时候,也要特别注意,不能随便食用。以上就是我对蛤蚧是什么的回答的,希望我说的蛤蚧是什么的建议对你有帮助的,祝健康
2015-12-29 18:15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祝隆光 医师
岳西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其他
性病防治门诊
-
您好,蛤蚧又称大壁虎、仙蟾,台湾称为大守宫,主要分布于亚洲北回归线附近的亚热带地区,包括中国、越南、泰国和老挝。蛤蚧补肺气,定喘止渴,功同人参,益阴血,助精扶羸,功同羊肉。近世治劳损痿弱,许叔微治消渴,皆用之,俱取其滋补也。刘纯云,气液衰,阴血竭者宜用之。何大英云,定喘止嗽,莫佳于此。
2015-12-29 12:43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史东岳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蛤蚧是什么,蛤蚧又称大壁虎、仙蟾,台湾称为大守宫,主要分布于亚洲北回归线附近的亚热带地区,包括中国、越南、泰国和老挝。蛤蚧多栖息在悬岩峭壁的洞缝,个别也居住在树洞里。穴居的洞隙不太,身躯刚好能在洞内自由行动;遇敌即能甩尾逃脱,于事后长回,甚至其遇敌或捕获猎物时会对之紧咬不放。洞隙形状各异,一般洞宽15-30厘米,高3-6厘米,深度不等,有的可达数米之深。在野外常单独或几条栖息一处。蛤蚧喜欢干燥,在低洼或石山下部很难看到蛤蚧的踪迹。蛤蚧是药用动物的一种,由于长期捕捉,野生资源日渐减少。蛤蚧,一种中药材,动物药,应该比较贵,记得在中药店里是放在贵重药品专用柜台里卖的,现在的来源应该都是饲养的,一般的中药店里都有得卖。蛤蚧是什么,蛤蚧还具有补肺益肾,止渴通淋,益气安神等等的奇特作用,是不可多得名贵药材,不过在选择它的时候,也要特别注意,不能随便食用,不然也会对身体有所伤害的,对自己身体的负责也是对家人的负责,健康是生命的本钱。
2015-12-29 11:04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飞龙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妇产科
-
蛤蚧(拉丁文学名:Gekkogecko)陆栖的爬行动物,全长34厘米。体尾等长。头呈三角形,长大于宽,吻端凸圆。鼻孔近吻端,耳孔椭圆形,其直径为眼径之半;上唇鳞12~14,第一片达鼻孔;吻鳞宽,不达鼻孔;吻鳞后缘有三片较大的鳞。头及背面鳞细小,成多角形,尾鳞不甚规则,近于长方形,排成环状;大而突起的鳞片成行的镶嵌在小鳞片中,行距间约有三排小鳞,分布在躯干部的有10~12纵行左右;在尾部的有6行;尾侧有三对隆起的鳞;胸腹部鳞较大,均匀排列成复瓦状。指、趾间具蹼;指趾膨大,底部具有单行劈褶皮瓣,第一指趾不特别短小但无爪,余者末端均具小爪。雄性有20余枚股孔,左右相连;尾基部较粗,肛后囊孔明显。体背为紫灰色,有砖红色及蓝灰色斑点;液浸标本成为深浅相间的横斑,背部约有7~8条;头部、四肢及尾部亦有散在;尾部有深浅相间的环纹7条,色深者宽;腹面近于白色,散有粉红色斑点。[1] 蛤蚧又称大壁虎、仙蟾,台湾称为大守宫,主要分布于亚洲北回归线附近的亚热带地区,包括中国、越南、泰国和老挝。蛤蚧多栖息在悬岩峭壁的洞缝,个别也居住在树洞里。穴居的洞隙不太,身躯刚好能在洞内自由行动;遇敌即能甩尾逃脱,于事后长回,甚至其遇敌或捕获猎物时会对之紧咬不放。洞隙形状各异,一般洞宽15-30厘米,高3-6厘米,深度不等,有的可达数米之深。在野外常单独或几条栖息一处。蛤蚧喜欢干燥,在低洼或石山下部很难看到蛤蚧的踪迹。蛤蚧是药用动物的一种,由于长期捕捉,野生资源日渐减少。
2015-12-29 11:03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