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耳中耳道外力发炎流液如何处理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我的右耳中耳道因为外力导致发炎,流出不明黄色黏稠液体,有异味,经双氧水清洗后残留在中耳道堵住耳道,造成听力下降,刺激耳道剧烈疼痛,请麻烦告知处理方法和方式,在此十分感谢!大约三天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用双氧水洗刷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请求药房和处理方式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印亮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理疗科
-
右耳中耳道因外力发炎,流出黄色黏稠液体伴异味、听力下降和疼痛,处理需综合考虑病因、症状、治疗方法、用药选择及预防措施等。 1.病因:外力损伤导致中耳道黏膜受损,细菌侵入引发炎症。 2.症状:黄色黏稠液体流出、异味、听力下降、疼痛,这些是中耳道炎症的常见表现。 3.治疗方法:首先保持耳部清洁干燥,避免污水入耳。除了双氧水清洗,还可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洛美沙星滴耳液。口服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片、阿莫西林胶囊等控制感染。若症状严重,可能需要输液治疗。 4.用药选择:用药应遵循医生建议,选择对感染菌敏感的药物。同时,注意观察有无药物过敏反应。 5.预防措施:避免挖耳等不良习惯,加强耳部防护,防止再次受伤。 中耳道发炎需要及时、规范的治疗,同时注意耳部护理。如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2025-02-23 16:41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海龙 医师
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绝大多数为非特异性安排炎症,尤其好发于儿童.可分为非化脓性及化脓性两大类.非化脓性者包括分泌性中耳炎气压损伤性中耳炎;化脓性者有急性和慢性真是之分特异性炎症太少少见如结核性中耳炎等.常见有分泌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及胆脂瘤型中耳炎和气压损伤性中耳炎.1,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如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 2,药物治疗:单纯型以局部用药为主: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混合液,如0.25%氯霉素液,氯霉素可的松液,氧氟沙星滴耳液等. 3,局部用药注意事项:①用药前先清洗外耳道及中耳腔内脓液,可用3%双氧水或硼酸水清洗,后用棉花签拭净或以吸引器吸尽脓液,方可滴药.②脓量多时用水剂,量少时可用硼酸酒精. 4,滴耳法:病人取坐位或卧位,患耳朝上.将耳廓向后上方轻轻牵拉,向外耳道内滴入药液3~4滴.然后用手指轻按耳屏数次,促使药液经鼓膜穿孔流入中耳.数分钟后方可变换体位.注意滴耳药液应尽可能与体温接近以免引起眩晕. 5,鼓膜大穿孔影响听力,在干耳后2个月左右可行鼓膜修补术或鼓室成形术. 6.骨疡型中耳炎,引流通畅者,以局部用药为主,但应注意定期复查.引流不畅或疑有并发症者及胆脂瘤型中耳炎,应及早施行改良乳突根治术或乳突根治术,彻底清除病变,预防并发症.
2015-12-28 09:34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重庆渝都生殖医院
其他
内科
-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绝大多数为非特异性安排炎症,尤其好发于儿童.可分为非化脓性及化脓性两大类.非化脓性者包括分泌性中耳炎气压损伤性中耳炎;化脓性者有急性和慢性真是之分特异性炎症太少少见如结核性中耳炎等.常见有分泌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及胆脂瘤型中耳炎和气压损伤性中耳炎.1.因为患化脓性中耳炎,鼓膜必然穿孔,所以平时洗脸,洗头,洗澡时不要使污水进入外耳道内.化脓性中耳炎的病人也不能游泳,否则不仅耳内的脓液会污染游泳池的水,有碍公共卫生,而且污水灌入耳内也会加重病情.即使耳朵已不流脓,也需经过医生检查,证明鼓膜确实已完全修复,才可游泳,否则进水极易复发. 2.伤风感冒并发急性鼻炎很难避免.应当注意拧鼻的方法,即用手指压住一侧鼻孔,稍用力向外吹气,对侧鼻孔的鼻涕即可擤出.一例拧完,再拧另一侧.或者将手帕,卫生纸放在鼻前方,不压鼻孔,用手轻轻扶放在鼻两侧,只是用力由鼻孔向外吹气,将鼻涕拧在卫生纸或手帕中.如果鼻涕过于粘稠,不易拧出时,可以滴用麻黄素药液,使鼻腔粘膜血管收缩,鼻道增宽,然后再拧,就容易将鼻涕拧出了. 3.平时要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避免伤风感冒,不要过度疲劳.烟酒过度也是复发的原因之一.
2015-12-28 05:30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除了药物治疗,平常的保养也很重要,注意卫生,凡有化脓,保持耳及其周围清洁,并要注意不要乱掏耳朵.如双氧水洗刷没有疗效,建议去医院检查并遵医嘱治疗
2015-12-28 04:20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增沛 主治医师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五官科
-
中耳炎治疗和预防(一)治疗原则:1,急性中耳炎(1)中西结合;(2)内服抗生素和外用抗生素结合;(3)联合用两种抗生素;(4)交替应用抗生素防止形成耐药性;(5)自觉症状体征好了再坚持用5~8天;(6)中药应用清热解毒中药方如五味消毒饮等;(7)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感冒,鼻炎,鼻窦炎,鼻咽炎,扁桃体炎等;(8)保持引流脓渡通畅.2,慢性中耳炎(1)单纯型和骨疡型中西药结合治疗,胆脂瘤型手术治疗后再服中西药治疗.(2)关键增强自身抗病功能和自身体质,如服用扶正固本正气中药方是治好慢性中耳炎关键.(3)应用内服和外用抗生素,联全应用,交替应用,建议每5~7天换一种抗生素.(4),应用清热排毒,滋阴降火的中药,如五味消毒饮加减等.(5),中医认为肾开窍开耳,应用补肾中药方(6),积极治疗反复感冒,鼻炎,鼻窦炎,鼻咽炎,咽喉炎,扁桃体炎.(7),加强营养,饮食清淡,劳逸结合,防止精神创伤,或烟酒,治疗全身其它慢性病,少吃油炸煎炒辛辣食品.按上述综合治疗普遍能治好,获得干耳,可以进一步做耳膜修补术,重建听力.(二)预防中耳炎发生1,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积极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2,广泛开展各种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作3,有鼓膜穿孔或鼓室置管者禁止游泳.4,擤鼻方法要正确,防止鼻涕进入中耳.5,得了中耳炎早治疗防止转化为慢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和慢性中耳炎的危害1,急性中耳炎和慢性中耳炎急性发作时,引起急性乳窦炎.2,引起颅外及颅内并发症(1)颅外并发症:常见的有耳后骨膜下脓肿,颈深部脓肿,迷路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岩锥炎.(2)颅内并发症:如硬脑膜外脓肿,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化脓性脑膜炎,脑脓肿,硬脑膜下脓肿,耳源性脑积水,脑炎,脑室炎以及脑疝等.3,可引起传音性耳聋和神经性耳聋.分泌性中耳炎治疗:1,关键是:治好鼻炎,鼻窦炎,腺样体肥大等打通咽鼓管.2,清除中耳积液,如鼓膜穿刺抽液,鼓膜切开术.3,应用清热除湿中药方没空!勿扰!回答采纳率:33.0%2008-08-0511:32检举诊断:长期耳流脓伴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鼓膜穿孔多在紧张部(单纯型),少数位于松弛部(胆脂瘤型).后者乳突摄片显示骨质破坏.较易引起颅内外并发症如耳源性脑脓肿等.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包括内科疗法与外科疗法.内科疗法包括局部治疗与药物治疗,其目的在使发炎状态的中耳成为无发炎状态,或可使流脓耳成为干燥耳,但须知许多干燥耳仍有中耳发炎现象.内科疗法不能矫正中耳在结构上的损害,如鼓膜破洞,听内,骨缺损等.内科疗法仅能使部分病例由发炎状态进入无发炎状态.中耳结构上的损害须由外科疗法重建,部分中耳发炎病例也须外科疗法才能去除发炎病社.因此外科疗法可以同时除去发炎病灶与重建中耳结构.在慢性中耳炎的治疗上,内科疗法与外科疗法是相辅相成的.预防:积极防治感冒.感冒后不可用手捏紧鼻孔擤鼻涕.鼻涕可向后抽吸,由口吐出,或将手帕放在鼻孔前,轻轻将鼻涕擤出,亦可轻捏一侧前鼻孔,轻轻地擤出对侧开放鼻腔内的鼻涕.不要用尖锐的东西(如发夹,绒线针等)挖耳,以免碰伤鼓膜.最好戒除挖耳的习惯.对患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患者应给予及时,适当的治疗,以防转化为慢性.游泳时须注意正确的姿势,防止鼓膜破裂和中耳发炎.患麻疹等急性传染病的病人,须注意口腔,鼻腔的清洁卫生,以防止中耳炎.
2015-12-28 02:34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