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薛祖洋 医师
冠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慢性血吸虫病的治疗效果因人而异,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病情严重程度、患者自身免疫力、治疗及时性和规范性、是否合并其他疾病、治疗后的护理等。 1.病情严重程度:若病情较轻,早期接受规范治疗,治愈可能性较大。但病情严重时,可能会损害多个脏器,增加治疗难度。 2.患者自身免疫力:免疫力强的患者,身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好,有助于病情的康复。 3.治疗及时性和规范性:及时且规范的治疗能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常用治疗药物包括吡喹酮、硝硫氰胺、呋喃丙胺等。 4.是否合并其他疾病:若同时患有其他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等,可能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 5.治疗后的护理:包括饮食、休息、避免感染等,良好的护理有助于身体恢复。 总之,慢性血吸虫病通过科学规范的治疗,多数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但需注意个体差异。患者应在正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并遵循医嘱做好后续护理。
2025-02-13 14:13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成军 主治医师
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感染性疾病科
-
慢性血吸虫病,查出的病人,病畜要及时治疗. 慢性血吸虫病:晚期患者多数患夹杂症,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慢性与晚期患者服用吡喹酮后,药物吸收慢,排泄差,血药浓度明显增高,并维持较长时间,晚期患者血液浓度更高.因此,药物剂量应适当减少和个体化.一般可按总剂量40mg/kg计,一次服完,或分两次1天服完.服药期间应加强观察,服药前后应暂时停用利尿剂.不良反应:1.在服首剂1小时后可出现头昏,头痛,乏力,腹痛,关节酸痛,腰酸,腹胀,恶心,腹泻,失眠,多汗,肌束震颤,早搏等,一般无需处理,于停药数小时至1,2日内即消失.2.成年病人服药后大多心率减慢,儿童则多数心率增快.3.偶见心电图改变(房性或室性早搏,T波压低等),血清转氨酶升高,中毒性肝炎等.并可诱发精神失常及消化道出血;脑疝,过敏反应(皮疹,哮喘)等亦有所见.严重心,肝,肾病者及有精神病史者慎用.
2015-12-19 20:19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