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浩庆 医师
肇庆市大旺开发区医院
一级
全科
-
小孩神经抽动可能由遗传因素、神经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感染因素等引起。 1.遗传因素:部分小孩存在抽动障碍的家族史,遗传因素在发病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 2.神经生理因素:小孩大脑神经递质失衡,如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分泌异常,影响神经信号传递。 3.心理因素:长期的精神紧张、压力过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能诱发神经抽动。 4.环境因素:长期处于不良的生活环境,如家庭氛围紧张、学校环境压抑等。 5.感染因素:如患上呼吸道感染、链球菌感染等,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导致神经抽动。 总之,小孩神经抽动的原因较为复杂。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神经抽动的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2025-02-11 18:35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魁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抽动障碍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其中,以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的病因研究最多。该障碍病因复杂,可能是遗传因素、神经生理、神经生化及环境因素等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目前研究表明该障碍与遗传因素有关,但遗传方式尚不明确,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外显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不全。此外,研究发现在一些家庭中,Tourette综合征、其他类型的抽动障碍和强迫症之间存在的一定联系,因此,提示Tourette综合征、其他类型的抽动障碍、强迫症可能为共同的遗传易感性的不同表达。神经生化因素该障碍与神经生化因素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且尚无最后定论。患儿可能存在以下异常:①多巴胺活动过度或受体超敏;②苍白球等部位谷氨酸水平增高;③去甲肾上腺素功能失调;④五-羟色胺水平降低;⑤乙酰胆碱不足,活性降低;⑥γ-氨基丁酸抑制功能降低;⑦基底节和下丘脑强啡肽功能障碍。目前,最受关注的是兴奋性氨基酸,如谷氨酸和多巴胺系统间相互作用的异常。脑器质性因素约50-60%的该障碍患儿存在非特异脑电图异常;少数患儿存在头颅CT的异常,如脑萎缩;部分患儿存在左侧基底节缩小及胼胝体减小,提示患儿可能存在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通路的异常和脑的偏侧化异常;PET研究提示患儿存在双侧基底节、额叶皮质、颞叶的代谢过度。社会心理因素应激可诱发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发生该障碍。现在治疗抽动症的方法有很多的,MOGT技术诱发的生物DNA分子,由大脑传递至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使多动症、抽动症患者不仅从生理上同时在心理上也得到缓解并加速大脑神经突触处的传导功能,抑制大脑神经过于兴奋,使大脑神经长期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兴奋点上,对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
2015-12-18 05:41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