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底贲门部胃癌需全胃切除,如何应对?
以来发现吃硬食有哽噎感,伴有轻微疼痛,喝水后缓解,10月20号做的胃镜,初步诊断是胃底贲门部胃癌,今天活检结果出来了,说“有恶化的可能”,而且经过B超、CT检查,别的器官均正常,医院建议择期手术治疗,而且建议全胃切除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史东岳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胃底贲门部胃癌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全胃切除是常见治疗手段。涉及手术风险、术后恢复、饮食调整、后续治疗及心理适应等方面。 1.手术风险:包括出血、感染、吻合口瘘等。术前医生会充分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制定完善的手术方案,以降低风险。 2.术后恢复:患者术后需卧床休息,注意伤口护理,预防并发症。逐渐增加活动量,促进身体康复。 3.饮食调整:术后初期以流食、半流食为主,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少食多餐,保证营养均衡。 4.后续治疗:可能需要化疗、放疗等辅助治疗,以杀灭残留癌细胞,降低复发风险。 5.心理适应: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需要家人的支持和心理疏导,保持积极心态。 胃底贲门部胃癌全胃切除后,患者及家属应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遵循医生建议,争取良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2025-01-09 01:50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希弘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术后要及时服用中药巩固疗效,药力直达病灶,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软坚散结,彻底清除肉眼看不到的残余癌细胞,预防复发扩散,减轻症状和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2015-12-08 15:09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林京生 主治医师
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肿瘤内科
-
你好:瑶药能调节机体免疫力,使术后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得到恢复、增强,与化疗有协同增效与减毒作用,特别对化疗引起的消化道反应、造血机能抑制等有保护作用。对于癌术后患者,瑶医一般采用益气健脾、清热解毒治法,根据辨证结果,还可结合通络散结法,具体用药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病期、不同体质、不同证型等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2015-12-08 05:50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申兰阔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病人这种情况建议选择瑶药进一步治疗,瑶医具有较强的整体观念。肿瘤虽然是生长在身体的某一局部,但实际上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对多数的肿瘤病人来说,局部治疗是不能解决根治问题的,而瑶医由于从整体观念出发,实施辩证论治,既考虑了局部的治疗,又采取扶正培本的方法,对于改善患者的局部症状和全身状况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2015-12-08 03:41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肖起涛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您好,手术只能切掉表面肿瘤,而切不掉肿瘤下面的千万条毛细血管(肿瘤的根基),所以术后巩固治疗很关键,建议患者通过纯天然的中草药巩固治疗,对身体不会产生任何的伤害及毒副作用,中草药主要是萎缩肿瘤下面的千万条毛细血管,所以可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2015-12-08 00:56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胃癌? 胃癌(gastric cancer)是胃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世界上胃癌发病率约17. 6/10万,据统计占我国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首位,在全身癌肿中占第三位。男性居多,男女患者比例为2~3:1。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据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的统计,42%的胃癌患者在我国,其原因可能与饮食习惯、生活环境、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等因素有关。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在我国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比南方地区明显为高。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1。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工作压力增大以及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等原因,使得胃癌呈现年轻化倾向。胃癌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其中半数以上发生于胃窦部,胃大弯、胃小弯及前后壁均可受累。绝大多数胃癌属于腺癌,早期无明显症状,或出现上腹不适、嗳气等非特异性症状,常与胃炎、胃溃疡等胃慢性疾病症状相似,易被忽略,因此,目前我国胃癌的早期诊断率仍较低。胃癌的预后与胃癌的病理分期、部位、组织类型、生物学行为以及治疗措施有关。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