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建国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消化大出血是指从食管到肛门之间的消化道发生大量出血的情况,通常表现为呕血、黑便、头晕、乏力等,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胃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胆道出血等。 1.胃溃疡:胃黏膜受损,溃疡面血管破裂导致出血。 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肝硬化等疾病使食管胃底静脉压力升高,血管曲张破裂。 3.急性胃黏膜病变:应激、药物等因素损伤胃黏膜,引起出血。 4.胃癌:肿瘤组织侵蚀血管造成出血。 5.胆道出血:胆道感染、结石等使胆管或胆囊血管破裂。 总之,消化大出血是一种较为危急的情况,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止血、内镜治疗、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等。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规律,避免刺激性食物和药物,预防消化大出血的发生。
2024-12-12 13:02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茂初
上海市松江区九亭镇卫生院
一级
内科
-
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是复杂的。如何快速确定出血的原因及部位,急诊内镜是安全快速、可靠的检查方法,只要病人不是正在呕血或处于休克状态,就可以在出血24-48小时内进行,诊断正确率达95%以上。治疗原则:1.积极控制出血;2.治疗原发病;3。必要时手术和输血治疗
2015-12-03 19: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