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孔书雪 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经常感冒咳嗽且止咳药效果不佳,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呼吸道感染、过敏、慢性气道疾病、免疫功能低下、环境因素等。 1.呼吸道感染:细菌、病毒、支原体等感染可导致咳嗽,需根据感染类型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呋辛)、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等治疗。 2.过敏: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引发咳嗽,可使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并避免接触过敏原。 3.慢性气道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需要长期规范治疗,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等。 4.免疫功能低下:可通过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来改善,必要时使用免疫调节剂(如胸腺肽)。 5.环境因素:空气污染、干燥等可刺激呼吸道,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湿润。 经常感冒咳嗽应明确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同时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增强自身抵抗力。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2024-12-11 21:09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海龙 医师
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病情分析:尘肺为长期吸入大量游离二氧化硅与其他粉尘所致这些粉尘绝大部分被排除但仍有一部分长期滞留在细支气管与肺泡内不断被肺泡巨噬细胞吞噬这些粉尘及吞尘的巨噬细胞是主要致病因素.一系列的研究表明尘肺病变形成后肺内残留的粉尘还继续与肺泡巨噬细胞起作用这是尘肺病人虽然脱离粉尘作业但病变仍继续发展的主要原因.意见建议:1.克矽平副作用少使用安全4%水溶液8ml(320mg)1次/日雾化吸入;或4%克矽平4ml2~3次/周肌内注射;也可雾化和肌注隔¨曰交替进行3个月为1个疗程间隔1~3个月重复治疗以后每年复治2个疗程.2.磷酸喹哌500mg~700mg每周1次口服6个月为1个疗程汉防己甲素对急性进展型尘肺有一定疗效.3.合并症治疗合并结核者加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合并细菌感染加用抗生素治疗.
2015-11-27 07:18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尘肺为长期吸入大量游离二氧化硅与其他粉尘所致这些粉尘绝大部分被排除但仍有一部分长期滞留在细支气管与肺泡内不断被肺泡巨噬细胞吞噬这些粉尘及吞尘的巨噬细胞是主要致病因素.一系列的研究表明尘肺病变形成后肺内残留的粉尘还继续与肺泡巨噬细胞起作用这是尘肺病人虽然脱离粉尘作业但病变仍继续发展的主要原因.1.克矽平副作用少使用安全4%水溶液8ml(320mg)1次/日雾化吸入;或4%克矽平4ml2~3次/周肌内注射;也可雾化和肌注隔¨曰交替进行3个月为1个疗程间隔1~3个月重复治疗以后每年复治2个疗程.2.磷酸喹哌500mg~700mg每周1次口服6个月为1个疗程汉防己甲素对急性进展型尘肺有一定疗效.3.合并症治疗合并结核者加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合并细菌感染加用抗生素治疗.
2015-11-27 03:36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强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你好,尘肺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灰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疤痕)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可以使用清肺仪物理治疗.清肺仪适应症状: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心病哮喘肺气肿肺纤维化鼻炎鼻窦炎等咳喘憋患者还可以用于尘肺矽肺患者.1工艺改革革新生产设备:是消除粉尘危害的主要途径.2湿式作业:采用湿式碾磨石英耐火材料矿山湿式凿岩井下运输喷雾洒水.3密闭抽风除尘:对不能采取湿式作业的场所应采用密闭抽风除尘办法防止粉尘飞扬.4接尘工人健康检查:包括就业前和定期健康检查脱离粉尘作业时还应做脱尘作业检查.5个人防护:佩戴防尘护具如防尘安全帽送风头盔送风口罩等.
2015-11-27 02:16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建国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尘肺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灰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疤痕)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尘肺按其吸入粉尘的种类不同可分为无机尘肺和有机尘肺.在生产劳动中吸入无机粉尘所致的尘肺称为无机尘肺.尘肺大部分为无机尘肺.吸入有机粉尘所致的尘肺称为有机尘肺如棉尘肺农民肺等.我国法定十二种尘肺有:矽沛煤工尘肺电墨尘肺碳墨尘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佛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目前尚无根治办法,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者多年来研究了一些治疗药物如克矽平,柠檬酸汉防已甲素,羟基哌哇磷酸哌哇等.这些药物可以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在用上述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积极对症治疗预防并发症增强营养生活规律化和适当的体育锻炼.
2015-11-26 18:41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