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天新生儿母乳喂养,吃奶哭闹吃得少且两天未排便咋回事?
11天新生儿,母乳喂养,近3天来一吃奶就哭闹,所以吃得不多,近2天没有拉大便了。请问是怎么回事?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肖起涛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11 天新生儿母乳喂养时出现吃奶哭闹、吃得少且两天未排便,可能是喂养方式不当、口腔问题、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肠梗阻等原因。 1. 喂养方式不当:喂奶姿势不正确或喂奶时奶嘴堵塞,导致新生儿吸吮困难,从而哭闹且进食少。家长应调整喂奶姿势,确保新生儿能顺利吸吮。 2. 口腔问题:如鹅口疮、口腔溃疡等,吃奶时会引起疼痛,导致新生儿哭闹拒食。需就医明确诊断,针对性治疗。 3. 消化不良:新生儿消化功能尚未完善,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引起腹部不适,影响进食和排便。可轻柔按摩腹部,促进胃肠蠕动。 4. 胃肠功能紊乱:可能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关,导致胃肠蠕动异常。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等药物调节肠道菌群。 5. 肠梗阻:这是较为严重的情况,肠道梗阻会导致无法排便、腹胀、腹痛,新生儿会哭闹拒食。需立即就医,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总之,对于新生儿出现的这些异常情况,家长要密切观察,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
2025-01-07 19:48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申兰阔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哭闹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生理性哭闹。这是一种本能的反应,是婴儿表达情绪与需求的方式,可能是由于饥饿、冷热、受到惊吓或惊梦。此时父母只需镇静地安抚即可使宝宝恢复平静。 还有一种病理性哭闹,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凡引起宝宝疼痛、瘙痒等不适的疾病,均会使孩子哭闹不安,如发热、湿疹、佝偻病、口腔疮疹、蛲虫感染、肠套叠等。当宝宝在夜间出现不明原因的啼哭时,家长应首先从生理性原因入手,继而再考虑病理性因素,必要时要及时上医院就诊。
2015-11-24 17:11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飞龙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妇产科
-
你好,根据你的简单描述,可以初步确诊你的宝宝应该是有鹅口疮,这个疾病的典型症状就是吃奶哭闹,下面详细的给你说说具体表现1.口腔粘膜出现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周围无炎症反应,形似奶块无痛,擦去斑膜后,可见下方不出血的红色创面斑膜面积大小不等,可出现在舌,颊腭或唇内粘膜上 2.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的粘膜,白色的斑块不易用棉棒或湿纱布擦掉; 3.在感染轻微时除非仔细检查口腔,否则不易发现,也没有明显痛感或仅有进食时痛苦表情.严重时宝宝会因疼痛而烦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难,有时伴有轻度发热; 4.受损的粘膜治疗不及时可不断扩大蔓延到咽部,扁桃体,牙龈等更为严重者病变可蔓延至食道,支气管,引起念珠菌性食道炎或肺念珠菌病出现呼吸,吞咽困难,少数可并发慢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可影响终身免疫功能.甚至可继发其他细菌感染,造成败血症 鹅口疮多见于新生儿以及慢性腹泻,营养不良的孩子,或长期使用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孩子,以及奶头,食具不卫生,使霉菌侵入口腔黏膜.这些孩子机体抵抗力普遍较差,如果口腔护理不当,白色念珠菌容易入侵并大量繁衍.两侧颊黏膜,舌,面,牙龈以及上颚等处可见白色点状或片状膜样物,不易拭去,强行去除,其下方可见不出血的红色创面.严重的鹅口疮患儿,口腔内犹如白色雪花层层叠叠,壅塞咽喉,影响呼吸,患儿烦躁不安,拒食. ●局部用药鹅口疮比较容易治疗,可用制霉菌素研成末与鱼肝油滴剂调匀,涂搽在创面上,每4小时用药一次,疗效显著. ●全身用药症状严重的孩子也可口服一些抗真菌的药物,如制霉菌素或克霉唑等,进行综合治疗. ●饮食卫生保持餐具和食品的清洁,奶瓶,奶头,碗勺等专人专用,使用后用碱水清洗,煮沸消毒.母乳喂养者每次喂奶前,母亲应先洗手,清洁乳头
2015-11-24 17:00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魁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吃奶哭闹。考虑口腔炎症或溃疡引起,建议观察宝宝口腔。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ask55RCB:xiexie
2015-11-24 05:55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东银 医师
安都卫生院
一级
内科
-
你好,准妈妈,根据你的描述,你的心情非常理解.建议观察小孩空腔内是否有破损,有破损时建议到医院做详细检查.祝您的宝宝健康
2015-11-24 04:41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你可能对下面的内容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