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为何会有多种消化症状及晚期并发症
患有肝硬化的病人们,有食欲不振或伴有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与肝功能障碍和门静脉高压,使胃肠道阻性充血而分泌与吸收功能发生紊乱所致。晚期出现腹水或消化道出血。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浩庆 医师
肇庆市大旺开发区医院
一级
全科
-
肝硬化患者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腹水、消化道出血等症状,主要与肝功能障碍、门静脉高压、胃肠道淤血、激素代谢紊乱、免疫功能异常等有关。 1. 肝功能障碍:肝脏合成蛋白质、凝血因子等功能下降,影响消化和代谢,导致消化症状。 2. 门静脉高压:使胃肠道静脉回流受阻,出现淤血,影响胃肠道功能。 3. 胃肠道淤血:胃肠道黏膜水肿,消化液分泌减少,蠕动减慢,引起消化症状。 4. 激素代谢紊乱:肝硬化时激素灭活减少,影响胃肠道的神经和肌肉功能。 5. 免疫功能异常:易发生肠道感染,加重胃肠道症状。 6. 其他因素:如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等也会影响胃肠道功能。 总之,肝硬化患者的消化症状和并发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患者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建议进行治疗,包括保肝治疗、降低门静脉压力、补充营养等,并注意饮食清淡、易消化。同时,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2024-12-27 08:21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东银 医师
安都卫生院
一级
内科
-
1.肝硬化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最常见的是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及丁肝病毒的感染。乙肝病毒感染者有部分人发生慢性肝炎,而慢性乙肝又有少部分发展为肝硬化。急性丙型肝炎约一半发展为慢性肝炎,其中10%~30%会发生肝硬化。丁肝病毒依赖乙肝病毒方能发生肝炎,有部分患者发展为肝硬化。2.肝硬化是由药物性或化学毒物因素引起的: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双醋酚汀、辛可芬、甲基多巴等可导致药物性肝炎,最后发展为肝硬化。长期接触某些化学毒物,如四氯化碳、砷、磷等可引起中毒性肝炎,发展为肝硬化。3.肝硬化是由胆汁淤积引起的:长期慢性胆汁淤积,导致肝细胞炎症及胆小管反应,甚至出现坏死,形成胆汁性肝硬变。4.肝硬化是由酒精因素引起的:长期大量饮酒导致肝细胞损害,发生脂肪变性、坏死、肝脏纤维化,严重者发生肝硬化。5.先天梅毒性肝硬化:孕妇感染梅毒后经胎盘传染给胎儿所致。6.肝硬化是由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血吸虫感染在我国南方多见,可导致血吸虫病,进一步引起肝脏纤维化导致肝硬化。人体感染华枝睾吸虫后治疗不及时可发生肝硬化。7.肝硬化是由淤血因素引起的:长期反复的慢性心功能不全、缩窄性心包炎及肝静脉阻塞可引起肝脏淤血,使肝细胞缺氧而坏死、变性,终致肝硬化。其中由于心脏引起的肝硬化称心源性肝硬化。8.肝硬化是由代谢紊乱引起的:铜代谢紊乱,见于肝豆状核变性。铁代谢紊乱,见于血友病、半乳糖血症、纤维性囊肿病、α-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糖原贮积病、酪氨酸代谢紊乱症、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以上情况与遗传代谢缺陷有关,均可导致肝硬化。
2015-11-20 21:36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肝硬化是长期肝脏慢性炎症造成的,虽然不同病因都可引起肝硬化,但是其病理改变基本都是一样的,由于肝硬化是肝脏实质性病变,过去普遍认为较难逆转,因而在治疗上除对症外,缺乏其他有效措施.
2015-11-20 20:43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肝脏损害,肝脏呈进行性、弥漫性、纤维性病变。主要由于肝炎引起,肝硬化的起病与病程发展一般均较缓慢,可隐伏3-5年或十数年之久。其临床表现可分为肝功能代偿与失代偿期,但两期分界并不明显或有重叠现象。
2015-11-20 16:04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飞龙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妇产科
-
你好,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很多,不同地区的主要病因也不相同。欧美以酒精性肝硬化为主,我国以肝炎病毒性肝硬化多见,其次为血吸虫病肝纤维化,酒精性肝硬化亦逐年增加。研究证实,2种病因先后或同时作用于肝脏,更易产生肝硬化。如血吸虫病或长期大量饮酒者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等。
2015-11-20 13:08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