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增沛 主治医师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五官科
-
红斑狼疮患者出现肩膀肌肉疼痛,可能由疾病本身、药物副作用、并发关节炎、肌肉炎症、过度劳累等因素引起。 1. 疾病本身: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自身组织,可能累及肩膀肌肉和关节,导致疼痛。 2. 药物副作用:治疗红斑狼疮的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可能引起肌肉无力和疼痛。 3. 并发关节炎:红斑狼疮易并发关节炎,炎症波及肩膀关节,产生疼痛。 4. 肌肉炎症:自身免疫反应可能引发肩膀肌肉的炎症,造成疼痛。 5. 过度劳累:患者若活动过度或姿势不当,使肩膀肌肉负担过重,也会疼痛。 红斑狼疮患者出现肩膀肌肉疼痛,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患者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024-12-24 14:22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魁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红斑狼疮是一种很复杂的疾病,需要专门从事本病研究的医生经过全面深入的了解患者的病情后,再结合每位患者的不同变化给予个体化治疗,并不是千篇一律用一种统一的模式治疗就能解决问题,同时还需要患者及家属在饮食调护诸多方面共同配合,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2015-11-18 22:38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飞龙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妇产科
-
各型红斑狼疮的主要临床表现: 盘状红斑狼疮:主要侵犯皮肤,是红斑狼疮中最轻的类型.少数可有轻度内脏损害,少数病例(约5%)可转变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肤损害初起时为一片或数片鲜红色斑,绿豆至黄豆大,表面有粘着性鳞屑,以后逐渐扩大,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色素明显加深,略高于中心.中央色淡,可萎缩,低洼,整个皮损呈盘状(故名盘状红斑狼疮).损害主要分布于日光照射部位,如面部,耳轮及头皮,少数可累及上胸,手背,前臂,口唇及口腔粘膜也可受累.多数患者皮损无自觉症状,但很难完全消退.新损害可逐渐增多或多年不变,损害疏散对称分布,也可互相融合成片,面中部的损害可融合成蝶形.盘状皮损在日光暴晒或劳累后加重.头皮上的损害可引起永久性脱发.陈旧性损害偶而可发展成皮肤鳞状细胞癌. 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临床上较少见,是一种特殊的中间类型.皮肤损害有2种,一种是环状红斑型,为单个或多个散在的红斑,呈环状,半环状或多环状,暗红色边缘稍水肿隆起,外缘有红晕,中央消退后留有色素沉着和毛细血管扩张,好发于面部及躯干;另一个类型是丘疹鳞屑型,皮损表现类似银屑病,为红斑,丘疹及斑片.表面有明显鳞屑,主要分布于躯干上肢和面部.2种皮损多数病例单独存在,少数可同时存在.皮损常反复发作,绝大多数患者均有内脏损害,但严重者很少,主要症状为关节痛,肌肉痛,反复低热,少数有肾炎,血液系统改变. 深部红斑狼疮,又称狼疮性脂膜炎,同样是中间类型的红斑狼疮.皮肤损害为结节或斑块,位于真皮深层或皮下脂肪组织,其大小,数目不定,表面肤色正常或淡红色,质地坚实,无移动性.损害可发生于任何部位,最常见于颊部,臀部,臂部,其次为小腿和胸部.经过慢性,可持续数月至数年,治愈后遗留皮肤萎缩和凹陷.深部红斑狼疮性质不稳定,可单独存在,以后即可转化为盘状红斑狼疮,也可转化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或与它们同时存在.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在红斑狼疮各类型中最为严重的一型.绝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即有多系统损害表现,少数病人由其它类型的红斑狼疮发展而来.部分病人还同时伴有其它的结缔组织病,如硬皮病,皮肌炎,干燥综合征等,形成各种重叠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表现多样,错综复杂,且多较严重,可由于狼疮肾炎,狼疮脑病及长期大量使用药物的副作用而危及患者生命. 有90%以上的病人有关节痛,各个病期都可能发生.关节痛有的于发病前数年已经出现,有的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触痛和积液,呈急性关节炎表现.受累部位多见的有近端指关节,掌指关节,腕,肘,膝,趾节等,常有对称性.部分病人有晨僵.有些病人关节病程较长,也有病人只有短时出现,甚至为一过性关节痛. X片大多见不到骨质改变和关切畸形,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达5年以上,约5%病人可有无菌性骨坏死. 中医治疗红斑狼疮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有药物疗法及其它疗法.药物疗法就是平时大家常用的中药,其它疗法包括针灸,按摩,局部封闭,理疗等,这些疗法大多是针对红斑狼疮的某一症状采用的对症疗法. 口服中药治疗红斑狼疮又有中医辨证论治法,一病一方用药法,单方验方治疗法及中成药治疗等.其中辨证论治方法照顾面广,灵活性大,又有求因治疗的特点,是值得采取的治疗措施之一,但因系统性红斑狼疮损害广泛,症状复杂多变,临床上每个医生对本病的认识不尽一致,因此各医家在辨证分型及选方用药上见解不一,根据全国多数医家总结出的各种临床辨证施治类型,综合各家的见解及临床经验,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红蝴蝶斑辨证标准,辨证分为六个症型,分别为热毒炽盛型,阴虚内热型,肝肾阴虚型,邪热伤肝型,脾肾阴虚型及风湿热痹型,大致包括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急性活动期,稳定期及脏器损伤的一些情况,根据各症型的临床表现,分别选用不同的治疗方剂及药物.一病一方用药法则是根据红斑狼疮病的变化规律,抓住本病的主要病机,针对病机设定治疗方剂,以一方统治,其中有的用滋阴补肾法,有的用活血化瘀法,有的用解毒清热法,有的用祛风除痹法等.在分型施治及一病一方用药中使用最多的传统成方有清热地黄汤,六味地黄汤,补中益气汤,济生肾气丸,生脉饮,归脾汤,牛黄清心丸,四物汤,右归丸,左归丸等.应用更多的则是每个医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创制的自拟方剂,在这些方剂中常用的药物有何首乌,生地,元参,山萸肉,枸杞子,黄精,麦冬,百部,女贞子,旱莲草,太子参,人参,黄芪,茯苓,山药,白术,党参,黄连,黄芩,银花,连翘,石膏,知母,羚羊角,水牛角,当归,紫草,赤芍,丹参,栀子,柴胡,地骨皮,蜈蚣,杜仲,川断,附子,肉桂,桂枝,青蒿,丹皮,甘草,泽泻,猪苓等.常用的单方则有雷公藤及其制剂.其中有雷公藤片,雷公藤多甙片,雷公藤糖浆,三藤饮等;昆明山海棠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盘状红斑狼疮,在20世纪70~80年代曾有药厂生产其片剂,每片含生药50mg;青蒿及其制剂,对盘状红斑狼疮有一定疗效,其中制剂有青蒿丸,青蒿浸膏片等均为口服,而青蒿素则为注射剂,90年代应用已减少;另外有一些制剂如复方金荞片,三蛇糖浆,五倍子和蜜陀僧散,红花制剂,丹参制剂,大黄制剂等也在临床应用. 除口服中药汤剂及应用成药外,尚有针灸疗法,耳针疗法,穴位封闭法,挑治法及食疗,体疗等不同治疗方法.这些治疗方法都可以做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过程中的辅助疗法. 综上所述,中医中药治疗红斑狼疮的方法有多种,在临床应用中要根据患者出现的不同症状,分别选用一种或数种治疗方法.必须及时补充足够的蛋白质.补充的蛋白质要以动物性优质蛋白质为主,如牛奶,鸡蛋,瘦肉等.食物量要适当,瘦肉每天每人不超过100克,鸡蛋不超过2个,如果食入量过多,病人不但不能完全吸收,还增加肾脏负担.肾病尿蛋白阳性患者,最好少食或不食用豆类及豆制品.
2015-11-18 19:37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