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俊相 住院医师
威县妇女儿童医院
二级甲等
外科
-
有头疽是一种发生于肌肤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多由外感风温、湿热,内有脏腑蕴毒等引起。治疗方法包括内治、外治、手术等。 1.病因:外感风温、湿热之邪,或过食膏粱厚味,导致脏腑蕴毒,使营卫不和,气血凝滞,经络阻隔而成。 2.症状:初起皮肤上即有粟粒样脓头,焮热红肿胀痛,迅速向深部及周围扩散,脓头增多,溃烂后状如莲蓬、蜂窝。 3.诊断:根据症状、发病部位、病程进展等综合判断,必要时进行脓液细菌培养等检查。 4.内治:初期可用黄连解毒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清热解毒;中期可用托里消毒散扶正托毒;后期可用八珍汤气血双补。 5.外治:初起未溃,用金黄膏或玉露膏外敷;脓成宜切开排脓;溃后用八二丹、九一丹提脓去腐,生肌散收口。 6.手术:若有明显的波动感,应及时切开引流。 有头疽病情较重,患者应及时就医,遵循医嘱进行治疗,同时注意休息,清淡饮食,以促进康复。
2024-12-20 02:07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崔立静 医师
中原油田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光明医院
一级
内科
-
辨证论治编辑(一)火毒蕴滞肿块色红灼热,根脚收束,上有粟粒样脓头,疮面腐烂,流脓黄稠;发热,口渴,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数。辨证分析:外感风温、湿热毒邪,内有脏腑蕴毒,邪毒蕴结于肌表,以致营卫不和,经络阻塞,气血凝滞,故肿胀疼痛;热毒炽盛,故色红而灼热,发热;热胜肉腐,故疮面腐烂,脓出黄稠:口渴、便秘、尿赤、苔黄、脉弦数皆为热毒内盛之象:治法:清热利湿,和营托毒。方药:仙方活命饮加减。便秘者,加生大黄、枳实泻热通腑。(二)阴虚火炽疮形平塌,根脚散漫,疮色紫滞,疼痛剧烈,脓腐难化,脓水稀少或带血水;全身高热,烦躁口渴,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脉细数。辨证分析:阴液亏虚,虚火内生,复感湿热毒邪,阴虚无水制火热之邪,而使毒蕴更甚,故疮色紫滞,疼痛剧烈;毒甚走散,故疮脚散漫,疮形平塌;阴液不足,无以化脓,故脓水稀少;热毒人里,故高热、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细数为阴虚火炽之象。治法:滋阴生津,清热解毒。方药:竹叶黄芪汤加减。(三)气虚毒滞肿势平塌,根脚散漫,化脓迟缓,皮色赤暗不泽,脓水稀少,腐肉难脱,疮口成空壳,闷胀疼痛;伴畏寒,高热,精神萎靡,面色少华,口渴喜饮,小便频数;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数无力。辨证分析:气血虚弱,气虚无力托毒,毒邪留滞,故疮形平塌;血虚无以化脓,故腐肉难脱;热毒留滞不解,故仍畏寒、发热、口渴喜饮;气血亏虚,机体失养,故精神萎靡,面色少华;舌淡红、苔白、脉数无力为气虚之象。治法:扶正托毒。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参考文献⒈《中医外科学》⒉《中医药学名词》修订版(内部资料)
2015-11-15 21:24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邢学法 主治医师
冠县辛集中心卫生院
一级
外科
-
有头疽病症名。指生长于肌肤间,以局部初起皮肤上即有粟粒脓头,红肿热痛,易向深部及周围扩散,脓头亦相继增多,溃烂后状如莲蓬蜂窝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化脓性疾病。本病相当于西医的痈。需注意与中医的痈区别。
2015-11-15 17:22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