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岁有 7 年便秘史,现便中带血,怎么办?
我才24岁已经有7年的便秘历史了,以前看过医生可是也没好转,现在一直靠吃盘龙云海的排毒养颜胶囊,不吃不便,吃了就便,但最近发现便中带血,我有痔疮,但从来没疼过,不知道是痔疮出血还是什么出血,肠道也没有疼的感觉。我该怎么办呢?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魁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24 岁有 7 年便秘史,近期便中带血,可能是痔疮、肛裂、肠道息肉、肠道炎症、肠道肿瘤等原因引起。 1. 痔疮:是常见的肛肠疾病,排便时痔核受到摩擦破裂可导致出血,多为鲜红色。 2. 肛裂:因肛管皮肤破裂形成溃疡,排便时裂口被撑开引起出血,伴有疼痛。 3. 肠道息肉:息肉表面黏膜受损或息肉较大时可引起出血,出血量和性质因息肉情况而异。 4. 肠道炎症: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炎症刺激肠道黏膜导致出血,常伴有腹泻、腹痛。 5. 肠道肿瘤:肿瘤组织破溃出血,多为暗红色,还可能有消瘦、乏力等症状。 出现便中带血的情况应引起重视,尽快到正规医院的肛肠科或消化内科就诊,进行肛门指诊、肠镜等检查,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喝水,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2024-12-19 16:31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你好,议你爸爸,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勤运动,坚持每天锻炼,正常作息,别熬夜,饮食清淡,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便后洗立洁磁化水洁身器冲洗,保持肛门清洁。同时找中医给调理一下最好。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2015-11-14 22:14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重庆渝都生殖医院
其他
内科
-
您好,一定要多喝水,经常便秘者可在早餐前20分钟饮1-2杯凉开水,可刺激肠胃,引起便意.同时饮食应有规律,要多食粗植物纤维之类的食物,以增强胃肠蠕动,经常吃香蕉之类的水果,蜂蜜,全麦粉面包,有助于保持大便畅通.应用莫沙比利和四磨汤应该有明显的效果的,平时多吃蔬菜和水果也有帮助的生活要有规律,特别要定时排便,适当服用轻泻剂助于排便,但排便习惯正常后,就不宜再服用.加强体育锻炼,增加肠胃蠕动,并可做腹部环形按摩,轻压肛门后部等
2015-11-14 08:25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海龙 医师
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您好!建议您最好看一下中医,用汤药调理一下,中医在这方面疗效是不错的.另外,要加强运动,清淡饮食,避免辛辣.祝您早日康复!
2015-11-14 06:50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俊相 住院医师
威县妇女儿童医院
二级甲等
外科
-
中医中药治疗便秘时是通过辨证论治、治病求本的原则来施方用药。其治疗大法是实者清热通下或行气导滞;虚者益气养血或生津润燥,或温通开闭。1.如出现大便干结,排便困难,排便间隔时间延长,伴有口臭口苦,心烦易怒,腹胀纳呆,小便短赤者属于热秘。治宜泄热通腑,或清热润肠。泄热通腑用调胃承气汤(大黄、芒硝、甘草);清热润肠用麻子仁丸(大黄、枳实、厚朴、麻仁、杏仁、白芍、白蜜)。如便干行涩、肛裂出血,可加地榆、槐花;如腹胀纳呆,可加大腹皮、焦四仙;如目赤口苦、脉弦滑可配用更衣丸或当归芦荟丸。2.如出现大便干结或不干结,欲便不得,排出不畅,每于情绪不好时便秘加重,伴有胸胁痞满,腹中胀痛者属于气秘。治宜顺气行气。方选六磨汤(帜实、木香、乌药、沉香、槟榔、大黄)。另可根据病情配加栀子、瓜蒌、桃仁、杏仁、赤芍等。3.如年高体弱、或久病之人,虽有便意,但临厕努挣乏力,排便艰涩不畅,便质并不干结,便后汗出气短者属气虚便秘。治宜健脾益气。方选黄芪汤(黄芪、甘草、陈皮、麻仁、白蜜)。若气虚下陷,肛门坠迫,屡欲登厕而虚坐努责不下时,可加升麻、柴胡等。4.如产后或手术后大便干燥如球,便次虽然正常,但排便不畅,伴有头眩心悸、面色少华者为血虚便秘。治宜养血润燥。方选润肠丸(当归、生地、桃仁、火麻仁、枳壳)。如兼有腰脊酸软,经少色淡者加制首乌、肉苁蓉等。5.若大便艰涩,难以排出,便质或干或不干,畏寒肢冷,腹中冷气攻痛或腰脊冷痛者属阳虚冷秘。治宜温通开秘。方选济川煎(当归,肉从蓉、牛膝、升麻、枳壳、泽泻)可加首乌、核桃肉、肉桂。若阴寒较甚,可配服半硫丸。除上述复方外,单方、验方也往往获得较好效果,如藩泻叶、草决明、生白术、莱菔子等。西药治疗便秘具有服用方便的特点。按照泻下通便的机理,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刺激性泻药。这类泻药及其体内代谢产物直接刺激肠壁,使肠蠕动加强,从而促进粪便排出。如果导片、蓖麻油、大黄等。此类泻药是便秘病人最常自服的药物,如果长期使用能引起肠道应激性降低的副作用,所以不宜常用。第二类是稀释性泻药,又称容积性泻药。这类泻药能阻止肠道吸收水分,使肠内容积增大。同时它们口服后很难吸收,能在肠内形成很高的渗透压,使水分和食糜容量增大。由于容量大,肠道被扩张,机械性地刺激肠道,引起肠蠕动增强而排便。这类泻药有硫酸镁、硫酸钠(芒硝)等。第三类是润滑性泻药。如液体石蜡、食用油等。这类泻药能润滑肠壁、软化大便,使粪便易于排出。液体石蜡口服或灌肠后不被吸收,同时可以阻碍肠中水分的吸收。作为理想的通便剂,但有油渍污染内裤的现象,长期应用可干扰维生素A、D、K以及钙、磷的吸收。对以上泻药可按作用时间选择应用。稀释性泻药作用时间快,服后4-6小时即可排出水样粪便,常伴有腹痛,主要用于急性便秘、顽固性便秘,不宜长用,服药后应多饮开水。刺激性泻药作用慢,宜临睡前服用,服后6-8小时排便。润滑性泻药适用于年老体弱者,液体石蜡每晚临睡前服10-20毫升,第二天早晨起床排便,有利于养成定时排便的条件反射。妊娠及月经期一般禁用剧烈泻药。肠道器质性病变,如肠梗阻,一般也不用泻药。服用泻药注意事项:1.由于各种泻药的作用原理不同,在用药前必须弄清各种泻药的药性、用法、用量和禁忌等问题,以免发生差错。同时要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应用。如果是为了清洁肠道可选药性峻猛的药物;如果是为了泄热通便可用苦寒泻下药物;如果是为了润肠通便只要选服润肠通便之类的药物。2.因为各类泻药都有不同的副作用,所以一般不宜长期服用。如果需要较长时间使用者应注意经常交换泻药的品种,因各种泻药的药性不同,作用原理不同,交替使用可以减轻副作用。3.服泻药要从最小剂量开始。人体对泻药有适应性和耐受性,长期服用就会使药效减低,象果导片有人开始时服一片就有效,用药时间长了竞增加到十粒左右也不起作用。如剂量增加过大就会增加副作用,所以在使用泻药时,一定要从最小剂量开始。服药后如果出现腹泻,就说明药量过多,下次就应适当减量;反之,服药后排出的大便仍然是干燥的,就需逐渐适当增加剂量或更换泻药的品种。4.注意服药时间。润肠通便药最好在每晚临睡前一次服,早晨起床后排便,这样比较符合正常排便规律,有利于纠正便秘。一般泻药从服药开始,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后才有大便排出。这段时间的长短,随药物的种类和剂量的大小不同而不同,各人的敏感程度也有差异,有的人服药后,因时间未到而没有排便就追加泻药,结果引起腹泻,反而不利。总之由于泻药的作用和人体的敏感度不同,在用药过程中可通过观察药效找出各人适宜的药量来,做到使药效发挥在大便不干不稀,既无腹泻又不干燥的程度是最为理想的。对于习惯性便秘还可采用针灸治疗,可取天枢穴、支沟穴、上巨虚穴。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寒者加灸法。胃肠燥热者配曲池、合谷、尺泽、内庭等穴;肝郁气滞者配太冲、阳陵泉、气海等穴;气虚者配脾俞、胃俞、大肠俞、足三里等穴;血虚者配三阴交、照海等穴;肾阳虚弱者配肾俞、气海、神阕等穴。也可用大葱切碎捣烂,加醋适量,炒热,烫神阕穴(肚脐部),有一定的效果。
2015-11-14 05:33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