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科普 > 正文

揭秘!萎缩性胃炎的4大常见病因

2025-05-25 18:05:07      家庭医生在线

萎缩性胃炎的4大常见病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习惯不良、胆汁反流、自身免疫因素等。

1. 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能在胃内酸性环境中生存的细菌。它会定植在胃黏膜上,释放尿素酶等多种毒素,破坏胃黏膜的保护屏障。长期感染幽门螺杆菌,会引发胃黏膜的慢性炎症,进而导致胃黏膜萎缩。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通常采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铋剂(如枸橼酸铋钾、胶体果胶铋)和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联合使用的方法,但需遵医嘱。

2. 饮食习惯不良:长期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会对胃黏膜造成直接刺激。过度饮酒会使胃黏膜充血、水肿,甚至糜烂。经常暴饮暴食或饥一顿饱一顿,会打乱胃的正常消化节律,影响胃的排空和消化功能。长期饮用浓茶、咖啡等饮品,也可能刺激胃酸分泌,损伤胃黏膜,增加萎缩性胃炎的发病风险。

3. 胆汁反流:当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时,胆汁、胰液等十二指肠内容物会反流入胃。胆汁中的胆盐等成分会破坏胃黏膜的屏障功能,使胃酸更容易侵蚀胃黏膜,引起胃黏膜的炎症、糜烂和萎缩。一些胃部手术、胆囊疾病等都可能导致胆汁反流。

4. 自身免疫因素:自身免疫系统出现异常时,会错误地将胃黏膜细胞识别为外来的病原体,从而产生抗体攻击胃黏膜。这会导致胃黏膜的萎缩和损伤,影响胃的正常功能。自身免疫性萎缩性胃炎常伴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桥本甲状腺炎等。

萎缩性胃炎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了解这些常见病因,有助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如果出现胃部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的消化内科就诊,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