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科普 > 正文

教你三招,搞定宝宝身上小米粒疙瘩!

2025-05-25 17:19:47      家庭医生在线

宝宝身上出现小米粒疙瘩,可能是痱子、婴儿痤疮、粟丘疹、湿疹、接触性皮炎等情况。可通过日常护理、药物治疗等方法来解决。

1. 痱子:在高温闷热环境下,宝宝出汗过多且不易蒸发,导致汗腺导管堵塞,就会引发痱子,表现为密集排列的小米粒大小丘疹。日常应注意保持室内凉爽通风,给宝宝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可外用炉甘石洗剂,起到清凉、收敛、止痒的作用;也可使用痱子粉,帮助吸收汗液,保持皮肤干爽。

2. 婴儿痤疮:与宝宝出生后体内雄激素水平变化有关,多在出生后数周内出现,表现为红色丘疹、脓疱。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几周或几个月内可自行消退。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每天用温水给宝宝洗脸,但不要过度清洁,以免刺激皮肤。症状较重时,可遵医嘱外用维A酸乳膏、过氧苯甲酰凝胶等药物。

3. 粟丘疹:俗称“脂肪粒”,是起源于表皮或附属器上皮的潴留性囊肿,表现为黄白色、坚实的丘疹。通常不需要治疗,几个月后可自然消失。不要自行挤压,以免引起感染。如果长时间不消退或影响美观,可在医生的操作下用消毒针挑破表皮,挤出黄白色小颗粒。

4.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皮肤炎症,表现为红斑基础上的针尖至粟粒大小丘疹、丘疱疹。应避免宝宝搔抓,以免加重病情。可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氢化可的松乳膏、地奈德乳膏等,减轻炎症反应;也可使用炉甘石洗剂止痒。同时,要注意皮肤保湿,可涂抹婴儿专用的保湿霜。

5. 接触性皮炎:宝宝皮肤接触某些物质后,在接触部位甚至以外的部位发生的炎症性反应,可出现红斑、丘疹等。应尽快找出过敏原并避免再次接触。症状较轻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症状较重时,可遵医嘱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糠酸莫米松乳膏等。

宝宝身上出现小米粒疙瘩的原因多样,不同原因的处理方法有所不同。家长在发现宝宝身上有疙瘩时,不要盲目用药,应仔细观察症状,必要时及时带宝宝到正规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