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科普 > 正文

耳朵里长包疼痛,是身体在发出求救信号

2025-05-13 10:11:15      家庭医生在线

耳朵里长包疼痛可能是由外耳道疖肿、外耳道胆脂瘤、外耳道炎、中耳炎、皮脂腺囊肿等因素引起。

1. 外耳道疖肿:是外耳道皮肤毛囊或皮脂腺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多因挖耳损伤外耳道皮肤、游泳时外耳道积水等,使局部抵抗力降低,细菌侵入而感染。主要症状为剧烈耳痛,在张口、咀嚼时疼痛加重,疖肿堵塞外耳道时可影响听力。治疗可使用鱼石脂甘油、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等药物涂抹,以促进炎症消退。

2. 外耳道胆脂瘤:是一种外耳道皮肤脱屑、胆固醇结晶堆积、上皮包裹所形成的囊状团块。其病因可能与外耳道皮肤受到各种病变的长期刺激有关。患者可出现耳内堵塞感、耳鸣、听力下降,合并感染时会有耳痛。治疗时可先尝试用耵聍钩取出胆脂瘤,若取出困难,可使用过氧化氢溶液、碳酸氢钠滴耳液等软化后再取。

3. 外耳道炎:可分为局限性外耳道炎和弥漫性外耳道炎。局限性外耳道炎即外耳道疖肿;弥漫性外耳道炎是外耳道皮肤及皮下组织的广泛性炎症,多由细菌感染引起,游泳、外耳道进水、化脓性中耳炎长期脓液的刺激等是常见诱因。患者会感到耳内灼热、发痒、疼痛,伴有少量分泌物流出。治疗可选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洛美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等药物进行局部抗感染。

4.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可由上呼吸道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等因素引起。当中耳炎病情较重时,炎症可能波及外耳道,导致耳朵里长包疼痛,同时还可能伴有耳闷、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治疗可使用头孢克肟、阿莫西林、阿奇霉素等抗生素控制感染。

5. 皮脂腺囊肿:主要由于皮脂腺排泄管阻塞,皮脂腺囊状上皮被逐渐增多的内容物膨胀所形成的潴留性囊肿。好发于头面、颈项和胸背部。若发生在耳朵里,囊肿感染时会出现疼痛。治疗一般在炎症控制后,通过手术切除囊肿。

耳朵里长包疼痛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这些疾病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影响生活质量。若出现耳朵里长包疼痛的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的耳鼻咽喉科就诊,明确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遵医嘱使用药物,以促进病情恢复。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