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科普 > 正文

出现这些症状,小心是乙肝传播途径导致的!

2025-03-06 10:28:23      家庭医生在线

乙肝传播途径多样,输血、母婴、性接触、密切生活接触、医源性接触等都可能导致感染,感染后可能出现乏力、食欲不振、黄疸、肝区疼痛、蜘蛛痣等症状。

1. 输血:输入被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是乙肝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血液中病毒含量高,一旦输入含病毒的血液,感染风险极大。

2. 母婴:患有乙肝的母亲在怀孕、分娩及哺乳过程中,都可能将病毒传给婴儿。比如分娩时婴儿接触母亲的血液和体液,就容易感染乙肝病毒。

3. 性接触:与乙肝病毒感染者发生无防护的性接触,病毒可通过破损的黏膜传播。性伴侣越多,感染的风险相对越高。

4. 密切生活接触: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导致皮肤黏膜微小破损的物品,如果这些物品被乙肝病毒污染,就可能造成感染。此外,长期与乙肝患者密切生活,也可能通过接触患者的唾液、汗液等体液而感染。

5. 医源性接触:在医疗过程中,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如注射器、针灸针等,可能导致乙肝病毒传播。例如一些不正规的医疗机构,消毒措施不到位,增加了感染的几率。

当感染乙肝病毒后,身体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症状。乏力是常见症状之一,患者会感到容易疲劳,体力不支。食欲不振,对食物缺乏兴趣,甚至看到油腻食物会恶心呕吐。黄疸表现为皮肤和巩膜发黄,尿液颜色加深。肝区疼痛,患者可能会感到右上腹隐痛或胀痛。蜘蛛痣是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常见于面部、颈部、上胸部等部位。

治疗乙肝的药物有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干扰素等,具体用药需遵医嘱。

了解乙肝的传播途径和感染后的症状非常重要。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高危行为,如不随意输血、使用安全套、不共用个人物品等。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