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科普 > 正文

什么情况下需要做肠镜检查?

2025-02-26 14:58:58      家庭医生在线

出现便血、慢性腹泻、腹痛、大便习惯改变、有肠道肿瘤家族史等情况时需要做肠镜检查。

1. 便血:便血是较为常见的需要做肠镜检查的指征。便血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痔疮、肛裂等良性疾病,但也可能是肠道肿瘤、溃疡性结肠炎等严重疾病的表现。通过肠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肠道内部情况,确定出血的部位和原因。

2. 慢性腹泻:如果腹泻持续时间较长,超过 2 - 3 周,且经过常规治疗效果不佳,就需要考虑进行肠镜检查。慢性腹泻可能是肠道感染、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肠道肿瘤等疾病导致的,肠镜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因。

3. 腹痛:不明原因的腹痛,尤其是下腹部疼痛,且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反复发作,可能与肠道疾病有关。肠道的炎症、溃疡、肿瘤等病变都可能引起腹痛,肠镜检查可以直观地查看肠道黏膜是否存在病变,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4. 大便习惯改变: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两者交替出现,以及大便性状的改变,如变细、变形等。这些变化可能提示肠道存在问题,如肠道肿瘤可能会导致肠腔狭窄,从而引起大便形状改变。肠镜检查可以发现肠道内的占位性病变等异常情况。

5. 有肠道肿瘤家族史:如果直系亲属中有患肠道肿瘤的人,那么其患肠道肿瘤的风险会相对较高。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肠道内的癌前病变或早期肿瘤,以便及时进行治疗,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肠镜检查是一种重要的检查手段,对于发现肠道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当出现便血、慢性腹泻、腹痛、大便习惯改变以及有肠道肿瘤家族史等情况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肠镜检查,以便明确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