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炽明 副主任医师
擅长: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创腔镜诊治....[详情]
直肠炎是由炎症性肠病、感染、放射治疗等多种因素所引起的直肠内壁发生急慢性炎症。患者一般有直肠出血、黏液粪便、直肠疼痛、里急后重、腹痛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积极对因治疗。
1、直肠出血:直肠黏膜发生慢性炎症时,会侵犯黏膜或深层次血管,从而造成直肠出血。
2、黏液粪便:直肠黏膜持续受到炎症因子刺激而产生大量炎性分泌物,炎性分泌物与粪便共同排出,从而形成黏液样便。
3、直肠疼痛:肛门处及周围神经丰富,对疼痛很敏感。直肠炎累及肛门时,因持续受到炎症刺激而造成肛门直肠疼痛。
4、里急后重:由于直肠壁神经感受器不断受到炎症刺激,因此会出现肛门坠胀感、频繁排便,但每次排便量比较少且有排便不尽感。
5、腹痛:因直肠部位的神经受到炎症刺激而引发腹痛,左下腹部或下腹部出现阵发性痉挛性绞痛,疼痛时有明显的便意,排便后腹痛缓解。
建议尽早就医检查且规范治疗。日常应注意饮食卫生,少吃辛辣和刺激性食物。饭前便后及时洗手,维持肛门部位清洁。
(责任编辑:苏雅婷 )
文章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