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中医频道 > 正文

中医眼中的血常规:体质辨识新视角

2025-05-17 12:02:00      家庭医生在线

在中医看来,通过血常规中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比例等指标,能为体质辨识提供新视角。

1. 白细胞计数: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若白细胞计数偏高,中医认为可能是体内有热毒之象,多因外感邪气入里化热,或体内脏腑积热所致,这类人可能体质偏阳热,容易出现发热、咽喉肿痛等症状。若白细胞计数偏低,可能提示正气不足,体质较为虚弱,抵御外邪的能力较差,容易反复感冒。

2. 红细胞计数:红细胞负责运输氧气。红细胞计数偏高时,中医可能考虑体内有血瘀之象,气血运行不畅,可能会出现面色晦暗、口唇紫暗等表现。红细胞计数偏低,往往意味着气血亏虚,这类人体质多偏虚,可能会有头晕、乏力、心慌等症状。

3. 血红蛋白含量: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能力密切相关。血红蛋白含量低,即出现贫血情况,中医认为是气血不足的表现。气血不足会导致脏腑功能减退,体质虚弱,可能伴有面色苍白、手脚冰凉等症状。而血红蛋白含量过高,可能与体内津液亏损、血液黏稠有关,体质可能偏燥热。

4.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在止血和凝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血小板计数偏高,中医可能认为体内有瘀血内阻,气血运行紊乱。血小板计数偏低,可能提示气不摄血,人体的正气不能固摄血液,容易出现皮肤瘀斑、牙龈出血等症状,这类人可能体质较为虚弱,尤其是脾气虚。

5. 淋巴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细胞。淋巴细胞比例偏高,可能是外感风邪,人体正气与邪气抗争的表现,体质可能相对敏感。淋巴细胞比例偏低,可能提示正气亏虚,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受到外界病原体的侵袭。在治疗方面,针对不同的血常规指标异常和体质特点,可选用一些中药进行调理。如气血亏虚者可选用八珍颗粒、归脾丸、十全大补丸等;有热毒者可选用黄连上清丸、牛黄解毒片、清热解毒口服液等;血瘀者可选用血府逐瘀丸、复方丹参片、三七片等。但用药需遵医嘱。

血常规各项指标在中医眼中都能反映出人体的体质状况。通过对血常规指标的分析,结合中医理论进行体质辨识,能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全面的思路。当血常规指标出现异常时,可在正规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进行综合调理。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