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脾虚说再见!健脾按摩的秘密部位
通过按摩特定部位可起到健脾作用,常见的部位有足三里穴、中脘穴、脾俞穴、太白穴、三阴交穴等。
1. 足三里穴: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按摩足三里穴能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刺激该穴位可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脾胃的消化和吸收功能,改善脾虚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可采用按揉的方法,用拇指指腹按在穴位上,适当用力按揉,每次3 - 5分钟,以穴位局部有酸胀感为宜。
2. 中脘穴:中脘穴属任脉,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此穴位是胃的募穴,也是八会穴之腑会,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的功效。按摩中脘穴可以促进胃部蠕动,增强胃动力,帮助消化,缓解脾虚导致的腹胀、腹痛等不适。按摩时可仰卧位,用手掌掌根或大鱼际在穴位上做环形的揉动,每次5 - 10分钟。
3. 脾俞穴:脾俞穴为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它是脾脏之气输注之处,按摩脾俞穴能起到健脾和胃、利湿升清的作用,可改善脾虚湿盛的症状,如身体困重、大便溏泄等。按摩时可让他人用拇指指腹按揉该穴位,力度适中,每次3 - 5分钟。
4. 太白穴:太白穴是足太阴脾经的原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太白穴是调理脾虚的重要穴位,具有健脾化湿、理气和胃的功效。经常按摩太白穴可以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缓解因脾虚引起的各种症状,如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按摩时可用拇指指腹按揉,每次3 - 5分钟,两侧穴位交替进行。
5. 三阴交穴:三阴交穴属足太阴脾经,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它是肝、脾、肾三条阴经的交会穴,按摩三阴交穴可以调节肝、脾、肾三脏的气血,起到健脾益肾、调肝养血的作用。对于脾虚导致的气血不足、月经不调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按摩时可用拇指指腹按揉,每次3 - 5分钟,以穴位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通过按摩足三里穴、中脘穴、脾俞穴、太白穴、三阴交穴等部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健脾的作用。不过按摩只能作为辅助调理方法,如果脾虚症状较为严重,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的消化内科或中医内科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系统的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饮食规律,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专家答疑
看心理医生大概要花多少钱
2025-05-01心理医生
2025-05-01心理医生哪里的医院看的最好
2025-05-01抑郁症怎么治疗效果最好的方法
2025-05-01抑郁症
2025-05-01什么情况不适合种植牙
2025-05-01种植牙有必要做进口的吗
2025-05-01装牙和种植牙的区别
2025-05-01
热门文章
少白头太苦恼 这里有你要的解决方案
2025-05-02家庭关怀:为血热家人准备的清热凉血中药
2025-05-02改善2型糖尿病睡眠出汗,中医有哪些智慧
2025-05-02中医妙招调养病毒性角膜炎
2025-05-02孕妇胃不舒服,中医有哪些调养妙招
2025-05-02中医养生:增强免疫力,预防风疹病毒感染
2025-05-02快速缓解疼痛!奇正贴膏用多久能起效
2025-05-02依据中医体质辨识,选对儿童咳嗽挂号科室
2025-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