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中医频道 > 正文

职场压力大想针灸,副作用得提前了解!

2025-03-15 11:09:37      家庭医生在线

职场压力大选择针灸缓解时,需提前了解晕针、滞针、弯针、局部血肿、感染等副作用。

1. 晕针:部分人在针灸过程中可能出现晕针现象。这是由于患者体质虚弱、精神紧张,或空腹、劳累、大汗、大泻、大出血之后,或体位不当,或医者在针刺时手法过重等原因引起。晕针时患者会出现头晕目眩、心慌气短、面色苍白、出汗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意识丧失。

2. 滞针:滞针指在行针时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而患者则感觉疼痛的现象。多因患者精神紧张,当针刺入腧穴后,局部肌肉强烈收缩;或行针手法不当,向单一方向捻针太过,以致肌肉组织缠绕针体而成滞针。

3. 弯针:弯针是指进针时或将针刺入腧穴后,针身在体内形成弯曲。原因是医者进针手法不熟练,用力过猛、过速,以致针尖碰到坚硬组织器官;或患者在针刺或留针时移动体位;或因针柄受到某种外力压迫、碰击等。

4. 局部血肿:出针后,针刺部位出现皮下出血而引起的肿痛,称为局部血肿。这是由于针尖弯曲带钩,使皮肉受损,或刺伤血管所致。微量的皮下出血而局部小块青紫时,一般不必处理,可以自行消退。若局部肿胀疼痛较剧,青紫面积大而且影响到活动功能时,可先做冷敷止血后,再做热敷或在局部轻轻揉按,以促使局部瘀血消散吸收。

5. 感染:如果针灸时使用的针具消毒不严格,或者针刺部位皮肤没有严格消毒,可能会导致局部感染。表现为针刺部位红、肿、热、痛,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化脓等症状。

职场压力大时选择针灸来缓解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但要提前了解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在进行针灸治疗时,应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有资质的医生,以降低副作用发生的风险。如果在针灸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并进行相应处理。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