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影像 > 影像知识 > 超声 > 正文

小儿肠套叠易被误诊为肠炎 B超比X线更适合小儿

2013-06-24 09:29:18      家庭医生在线
 6个月大的琪琪最初因哭闹被诊断为肠炎,治疗3天无效。后送重医附属儿童医院,被确诊为肠套叠,无奈切除部分结肠。专家提醒,眼下正是肠套叠等新生儿胃肠病多发期,家长应该特别留意宝宝的哭闹。

肠套叠,是指某段肠管凹陷入其远端的肠管。肠套叠占肠梗阻的15%~20%,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肠套叠多发生于婴幼儿,是小儿常见的腹部急症之一。

症状:四大主症 腹痛是首发症状

1.腹痛:肠套叠的首发症状,占就诊主诉的90%~100%。营养良好、平时健康的婴儿常出现阵发性的哭闹不安,面色苍白,手足乱动,呈痛苦状。持续10~20min后,安静入睡或玩耍如常。数分钟后又突然发作,如此反复。体质较弱或在肠炎、痢疾基础上发生肠套叠的病儿可无剧烈哭闹,仅表现为阵阵不安和面色苍白,较大儿童患肠套叠时腹痛发作间歇期一般较长。

2.呕吐:肠系膜受到牵拉引起的反射性呕吐。为婴儿肠套叠的早期症状之一,常在阵发性哭闹开始不久即有发生,吐出物多为奶块或其他食物,之后常夹有胆汁。12~24小时后,呕吐可渐停止,但常有拒绝哺乳或饮食。较晚再次呕吐,甚或吐出物为粪臭液体,说明套叠所致之肠梗阻已十分严重。

3.便血:便血常于腹痛后4~12小时发生,起初混有黄色便,很快即排出暗红色果酱样便,有时为深红色血水,也可仅为少许血丝。回结肠型套叠早期即有便血,小肠型肠套叠便血发生较迟,较大儿童往往缺乏肠套叠便血症状,或在发病数天后才发生。若患儿无自行排便,肛门指诊可见手套染血。

4.腹块:检查自右下腹开始,依次摸右季肋部,上腹中部及左腹部,因婴幼儿肠套叠以回盲型居多,肿块的部位多沿结肠框分布,严重者可达直肠。肿块表面光滑,可活动,形状多如腊肠或香蕉状,中等硬度,略带弹性。此为确立诊断最有意义的体征。发病超过1~2天者,因套叠部以上小肠胀气显著,故往往难以扪及肿块。

诊断:B超检查比X光更适合小儿

肠套叠发生的年龄大都在5个月至1岁半,80%的病例都在1岁以内,尤以5个月至9个月大最常发生,男婴比女婴多。那么,家长如何发现宝宝是否肠套叠呢?

B超是确诊肠套叠的首选辅助方法,可以通过肠套叠的特征性影像协助临床确定诊断。一旦发现B超下出现典型的“同心圆”或“靶环”征,纵切面上,呈“套筒征”,即可确诊为肠套叠。要确诊,只能通过B超下检查发现。但是,家长如果发现宝宝阵发性哭闹、呕吐等现象,就应该警惕是否肠套叠,及时送到正规医院儿科治疗。

该院的小儿外科医生并没给豆豆开单做X光,而是做了更简单的B超检查,很快就确诊为肠套叠。所幸发现得早,就诊及时,豆豆还没出现肠坏死的症状。医生通过B超和可控的水压灌肠,很快就将豆豆出现套叠的肠子复了位,豆豆终于脱离了危险。“有些宝宝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肠道病毒感染腹泻等早期症状,容易被误诊为肠炎。”俞教授指出,由于小儿肠套叠发病急,理论上在发病超过 48小时之前,可进行灌肠治疗;但超过48小时之后,宝宝很可能已有腹膜炎症状,再发展下去还可能出现肠坏死甚至危及生命,就不得不手术治疗。为了避免手术,父母平时要对发生在宝宝身上的各种变化多加注意与观察。

来源:39健康网

(责任编辑:李彩娇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B超下惊人清晰肠套叠(图)

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并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常套叠占肠梗阻的15%~20%。临床上常见的是急性肠套叠,慢性肠套叠一般……详细>>

肠套叠(回盲部肠套叠)CT病例影像诊断

肠套叠(回盲部肠套叠)CT病例影像诊断详细>>

幼儿“一过性肠套叠”图片解析

患儿哭闹,脐左外下腹腔见肠套叠超声征象:横切同心圆征(直径1.3cm)及纵切多层肠壁征(长约0.8cm),因套叠肠管较短,肠壁未见明显水……详细>>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炎

新生儿,腹部片见肠管扩张积气,肠管壁增厚,模糊,管壁内充气,门脉系统受累,隐约见低密度气体。2天后,小孩子死亡。详细>>

溃疡性结肠炎的X线检查有哪些表现

研究发现溃疡性结肠炎易发生于某些特定家族,大约20%左右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一级亲戚(即堂/表兄弟/姐妹或更亲近)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因此……详细>>

  • 薛绪潮

  • 周保军

  • 邹力

  • 赫杰

专家答疑少精症患者一定会不育吗?

广东省中医院 专家在线解答网友疑惑

古炽明 副主任医师

擅长: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创腔镜诊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