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哪些分类及临床表现?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类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临床表现各有不同。
1. 妊娠期高血压:血压在妊娠20周后出现升高,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于产后12周内恢复正常;尿蛋白检测呈阴性;患者可能伴有上腹部不适或血小板减少等症状。
2. 子痫前期:轻度子痫前期表现为妊娠20周后出现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伴有蛋白尿大于等于0.3g/24h,或随机尿蛋白呈阳性。重度子痫前期血压持续升高,收缩压大于等于16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110mmHg;蛋白尿大于等于5.0g/24h或随机尿蛋白大于等于(+++);血清肌酐大于106μmol/L,血小板小于100×10⁹/L;出现微血管溶血(LDH升高);血清ALT或AST升高;持续性头痛或视觉障碍或其他脑神经症状;持续性上腹部疼痛等。
3. 子痫:子痫前期孕妇发生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抽搐。子痫发作前可有不断加重的重度子痫前期表现,但也可发生于血压升高不显著、无蛋白尿或水肿病例。通常产前子痫较多,发生于产后48小时者约占25%。
4. 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高血压孕妇于妊娠20周以前无蛋白尿,若孕20周后出现蛋白尿大于等于0.3g/24h;或妊娠20周后突然出现蛋白尿增加、血压进一步升高或血小板减少小于100×10⁹/L。
5. 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妊娠前或妊娠20周前检查发现血压升高,但妊娠期无明显加重;或妊娠20周后首次诊断高血压并持续到产后12周以后。患者可能有高血压病史,孕期血压持续处于较高水平。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不同分类有各自的特点和临床表现,准确识别这些分类和表现,对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和改善母婴预后至关重要。一旦怀疑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妇产科就诊,以便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男性性功能障碍用药难题及解决方案
2025-03-09壮阳时桑葚是合适的选择吗
2025-03-09前列腺炎患者适合吃什么药,家人需知
2025-03-09哪4个早筛指标可提前了解性功能隐患?
2025-03-09环境因素致前列腺稍大的防护要点有哪些
2025-03-09龟头上有红斑该如何应对?
2025-03-09轻松应对精子有血问题的三大妙招是什么
2025-03-09精液味道异常会影响男性生育力吗,早筛
2025-03-09
热门文章
游离雌三醇是用于检查什么的
2025-03-10哺乳期发烧39度该如何退烧?
2025-03-10即将分娩会出现哪些征兆?
2025-03-10怀孕10天是否会出现孕吐现象?
2025-03-10孕妇缺氧会有哪些表现与症状?
2025-03-10产后宫腔分离的正常范围是多少?
2025-03-10盐酸利托君片是否会对胎儿产生影响?
2025-03-10孕早期感冒鼻塞该如何处理
2025-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