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养生 > 正文

感冒艾灸哪些部位效果较好

2025-03-17 17:24:24      家庭医生在线

感冒艾灸风池穴、大椎穴、肺俞穴、合谷穴、足三里穴等部位效果较好。

1. 风池穴:风池穴位于项后枕骨下两侧,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此穴位是足少阳胆经上的重要穴位,具有疏风清热、醒脑开窍等功效。艾灸风池穴可以帮助驱散风邪,对于感冒引起的头痛、头晕、颈项强痛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因为风邪是导致感冒的常见病因之一,刺激风池穴能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增强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

2. 大椎穴:大椎穴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它是督脉上的穴位,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气。感冒时人体阳气往往受到抑制,艾灸大椎穴能振奋阳气,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免疫力,从而达到治疗感冒的目的。对于风寒感冒,艾灸大椎穴可以起到散寒解表的作用;对于风热感冒,也能起到清热泻火的功效。

3. 肺俞穴:肺俞穴位于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与外界相通,容易受到外邪侵袭而引发感冒。肺俞穴是肺脏之气输注于背部的穴位,艾灸肺俞穴可以调节肺的功能,宣肺理气,化痰止咳。对于感冒引起的咳嗽、气喘、鼻塞等肺部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4. 合谷穴:合谷穴在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它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具有疏风解表、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等作用。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刺激合谷穴可以调节肺经和大肠经的气血运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感冒时艾灸合谷穴,对于缓解发热、头痛、鼻塞等症状有一定的效果。

5. 足三里穴:足三里穴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它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等功效。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体的正气充足才能更好地抵御外邪。艾灸足三里穴可以增强脾胃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促进感冒的康复。同时,对于感冒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也有改善作用。

感冒时艾灸风池穴、大椎穴、肺俞穴、合谷穴、足三里穴等部位,能起到疏风散寒、清热解表、调节脏腑功能、增强免疫力等作用,有助于缓解感冒症状,促进身体康复。但艾灸治疗感冒应根据感冒的类型和个人体质进行适当选择和操作,若感冒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