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晚期会出现哪些并发症?
骨折晚期并发症有坠积性肺炎、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感染、创伤性关节炎等。
1. 坠积性肺炎:骨折后患者长期卧床,呼吸道分泌物不易咳出,易淤积于肺部,导致肺部感染,引发坠积性肺炎。尤其是老年患者、体质虚弱者及伴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发生坠积性肺炎的风险更高。患者可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严重时可影响呼吸功能。
2. 压疮:骨折患者因长期卧床,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易导致皮肤和皮下组织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发生溃烂和坏死,形成压疮。常见于骶尾部、足跟、髋部等骨隆突处。压疮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痛苦,还可能引发感染,延长患者的康复时间。
3.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骨折后,患者下肢活动减少,血流缓慢,同时创伤引起的血液高凝状态,容易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可出现下肢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升高等症状。如果血栓脱落,可随血流进入肺动脉,引起肺栓塞,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4. 感染:开放性骨折患者,如果伤口处理不当,容易发生感染,可导致骨髓炎等并发症。骨髓炎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可引起骨质破坏、骨坏死等,治疗较为困难,且容易复发。患者可出现局部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可影响肢体功能。
5. 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内骨折如果复位不准确,关节面不平整,长期磨损可导致创伤性关节炎。患者在活动时关节会出现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影响关节功能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6. 关节僵硬:骨折后,由于肢体长时间固定,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韧带等组织发生粘连,关节活动范围减小,导致关节僵硬。关节僵硬会影响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需要通过康复训练等方法逐渐改善。
7. 骨化性肌炎:又称异位骨化,是指在骨折或关节损伤后,软组织内出现异常的骨化现象。骨化性肌炎可导致局部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受限,严重时可影响关节的正常功能。
8. 缺血性骨坏死:骨折后,由于骨折段的血液供应被破坏,可导致该部位的骨组织缺血坏死。常见于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缺血坏死。缺血性骨坏死会导致关节疼痛、功能障碍,严重时需要进行关节置换手术。
骨折晚期并发症种类较多,且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骨折治疗过程中,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鼓励患者早期活动、加强护理、合理使用抗生素等。一旦出现并发症,应及时诊断和治疗,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倒立腿贴墙为何会成为未来养生标配?
2025-03-09如何心理干预缓解艾灸损伤卵巢的焦虑?
2025-03-09如何通过改善睡眠环境解决睡觉老出汗问
2025-03-09消化不好喝中药时吃海鲜会加重病情吗
2025-03-09中医怎样调养消化器官?
2025-03-09中医如何通过体质辨识应对夜晚盗汗?
2025-03-09中医如何进行四季调养让头发浓密有光泽
2025-03-09解决女性肾虚有哪些有效方法?
2025-03-09
热门文章
弓形虫感染会出现哪些症状?
2025-03-10慢性心力衰竭的影响因素及治疗方法有哪些
2025-03-10来大姨妈有哪些注意事项?
2025-03-10感冒期间能否吃牛肉?
2025-03-10急性心衰病人的病情受哪些因素影响
2025-03-10心脏造影有哪些注意事项
2025-03-10颈椎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有哪些
2025-03-10造影手术是什么,有哪些类型和注意事项?
2025-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