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养生 > 正文

什么是心率?

2025-03-06 16:14:24      家庭医生在线

心率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受年龄、性别、运动、情绪、疾病等因素影响。

1. 年龄:不同年龄段心率有差异。新生儿心率较快,可达120 - 140次/分钟,这是因为新生儿身体代谢旺盛,心脏需快速跳动满足身体需求。随着年龄增长,心率逐渐减慢,青少年心率一般在70 - 90次/分钟,成年人安静状态下心率通常在60 - 100次/分钟。

2. 性别:一般女性心率比男性稍快。这可能与女性身体结构和激素水平有关,女性心脏相对较小,为维持正常生理功能,需更快跳动。

3. 运动:运动时心率会明显加快。运动使身体需氧量增加,心脏需加快跳动以输送更多氧气和营养物质到全身。如跑步、游泳等剧烈运动时,心率可达到160 - 180次/分钟甚至更高。运动结束后,心率会逐渐恢复正常。

4. 情绪:情绪波动对心率影响大。紧张、焦虑、愤怒等情绪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率加快;而平静、放松的情绪可使心率相对稳定。例如,演讲前人们往往会紧张,此时心率会明显上升。

5. 疾病:多种疾病会影响心率。发热时,体温每升高1℃,心率约增加10 - 15次/分钟,这是身体代谢加快的表现。贫血患者因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心脏需加快跳动弥补氧气供应不足。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使机体代谢亢进,导致心率加快;而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心率则会减慢。心律失常疾病,如早搏、房颤等,会直接导致心率异常,出现过快、过慢或不规则跳动。

心率是反映心脏功能和身体状态的重要指标,受多种因素影响。了解心率相关知识,有助于人们关注自身健康,及时发现心率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当心率出现明显异常且伴有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