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养生 > 正文

心电图ST - T改变是什么意思

2025-03-05 14:36:48      家庭医生在线

心电图ST - T改变指心电图上ST段和T波出现异常变化,常见因素有心肌缺血、心肌病、电解质紊乱、药物影响、神经调节异常等。

1. 心肌缺血:是导致心电图ST - T改变常见原因。当冠状动脉狭窄或痉挛时,心肌供血不足,心肌细胞代谢异常,可引起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如冠心病患者,在劳累、情绪激动等情况下,心肌耗氧量增加,而冠状动脉供血不能相应增加,就会出现心肌缺血,心电图表现为ST - T改变。

2. 心肌病:多种心肌病可出现心电图ST - T改变。例如扩张型心肌病,心肌广泛受损,心肌纤维化,影响心肌的电活动,可出现ST段压低、T波倒置等改变。肥厚型心肌病由于心肌肥厚,心肌除极和复极过程异常,也会导致ST - T改变。

3. 电解质紊乱:电解质在心肌细胞的电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当发生低钾血症时,心肌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降低,导致心肌复极延迟,心电图可表现为ST段压低、T波低平、U波增高。高钾血症时,心肌细胞的兴奋性和传导性发生改变,可出现T波高尖、ST段压低等改变。

4. 药物影响:某些药物会影响心肌的电生理特性,从而导致心电图ST - T改变。如洋地黄类药物,治疗剂量时可引起ST段呈鱼钩样改变,过量使用时可导致更严重的心律失常和ST - T异常。奎尼丁、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也可能影响心肌复极,出现ST - T改变。

5. 神经调节异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影响心肌的电活动,导致ST - T改变。如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由于精神心理因素导致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可出现心电图ST - T改变,但心脏本身并无器质性病变。这种改变通常在情绪波动、紧张、焦虑等情况下更为明显。

心电图ST - T改变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心电图表现,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发现心电图ST - T改变后,不能仅凭此诊断疾病,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病史、其他相关检查等进行综合判断。如果出现相关异常,建议及时到心血管内科等正规科室就诊,以便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