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养生 > 正文

嗜酸性粒细胞偏低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2025-02-28 05:51:35      家庭医生在线

嗜酸性粒细胞偏低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生理性因素、药物影响、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

1. 生理性因素:在正常人中,部分人群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嗜酸性粒细胞偏低,如剧烈运动后、处于应激状态等,但通常会很快恢复正常。

2. 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可能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偏低,如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泼尼松、地塞米松)、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他克莫司)、抗生素(如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等。

3. 感染性疾病:严重的细菌感染,如败血症、脓毒血症等,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肝炎病毒感染等,可能使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4. 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由于免疫系统异常,可能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偏低。

5. 血液系统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血液系统疾病,会影响造血功能,从而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6. 恶性肿瘤:某些恶性肿瘤,如淋巴瘤、肺癌等,可能影响机体的免疫状态,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偏低。

7. 其他原因:长期接受放疗、严重创伤、大手术后等情况也可能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偏低。

总之,嗜酸性粒细胞偏低的原因较为复杂。如果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偏低,应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原因。必要时,建议前往正规医院进一步检查和诊断,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