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口腔科 > 牙科 > 正文

牙齿松动且疼痛该怎么办

2025-02-24 13:26:00      家庭医生在线

牙齿松动且疼痛可能由牙周炎、根尖周炎、牙外伤、咬合创伤、骨质疏松等因素引起。

1. 牙周炎:是导致牙齿松动疼痛的常见原因。主要是由于牙菌斑、牙结石等长期刺激牙周组织,引发炎症。炎症会破坏牙周支持组织,导致牙槽骨吸收,牙齿逐渐松动。随着病情发展,还会出现牙龈红肿、出血、溢脓等症状。治疗时,首先要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如洁治、刮治等,去除牙菌斑和牙结石。还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阿莫西林、替硝唑等药物辅助控制炎症。对于病情严重、牙齿松动明显无法保留的牙齿,可能需要拔除。

2. 根尖周炎:多由牙髓病发展而来,细菌感染通过牙髓到达根尖周组织,引起炎症。患者会感觉牙齿有浮出感、咬合痛,牙齿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松动。治疗根尖周炎通常需要进行根管治疗,清除根管内的感染物质,消毒后充填根管。同时,可遵医嘱服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罗红霉素等药物缓解疼痛和控制炎症。

3. 牙外伤:如意外碰撞、摔倒等导致牙齿受到外力冲击,可能引起牙齿松动和疼痛。轻度牙外伤可通过降低咬合、固定牙齿等方法,让牙齿得到休息和恢复。若牙齿折断,根据折断的部位和程度,可能需要进行补牙、根管治疗或拔牙等处理。在恢复期间,可遵医嘱使用一些促进愈合的药物,如康复新液等。

4. 咬合创伤:长期的不良咬合关系,如牙齿排列不齐、咬合过高等,会使个别牙齿承受过大的咬合力,导致牙周组织损伤,引起牙齿松动和疼痛。治疗时,需要进行咬合调整,通过磨改牙齿的外形,消除早接触和干扰,使咬合关系恢复正常。同时,可配合使用一些消炎药物,如头孢克肟、阿奇霉素等,减轻炎症反应。

5. 骨质疏松:多见于老年人,由于骨密度降低,牙槽骨也会受到影响,导致牙齿支持组织减少,出现牙齿松动和疼痛。治疗骨质疏松需要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如碳酸钙、枸橼酸钙、维生素D3等。同时,要加强营养,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钙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还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抗骨质疏松的药物,如阿仑膦酸钠等。

牙齿松动且疼痛的原因多样,治疗方法也因病因不同而异。当出现牙齿松动疼痛的症状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的口腔科就诊,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要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