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体检发现血栓,这些溶血栓的药要知道
体检发现血栓后,常见的溶血栓药物有尿激酶、链激酶、阿替普酶、瑞替普酶、替奈普酶等。
1. 尿激酶:是从人尿中提取的一种蛋白水解酶,可直接作用于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能催化裂解纤溶酶原成纤溶酶,后者不仅能降解纤维蛋白凝块,亦能降解血循环中的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Ⅴ和凝血因子Ⅷ等,从而发挥溶栓作用。主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脑梗死等血栓性疾病。
2. 链激酶:是一种从β-溶血性链球菌培养液中提纯精制而成的一种高纯度酶,具有促进体内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性的作用。能使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因子前体物转变为激活因子,后者再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有活性的纤维蛋白溶酶,使血栓溶解。常用于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
3. 阿替普酶:是一种糖蛋白,可直接激活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当静脉给予时,在循环系统中表现出相对非活性状态,与纤维蛋白结合后被激活,诱导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导致纤维蛋白降解,血块溶解。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肺栓塞等。
4. 瑞替普酶:是一种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的变异体,具有较强的溶栓作用。它能快速、有效地溶解血栓,恢复血流,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
5. 替奈普酶:是一种新型的溶栓药物,具有半衰期长、溶栓效果好等优点。它可以特异性地激活血栓部位的纤溶酶原,对全身纤溶系统的影响较小,减少了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主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
体检发现血栓后,可根据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溶血栓药物。不同的溶血栓药物有其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且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出血等。因此,务必严格遵医嘱使用药物,同时定期进行复查,以评估治疗效果和监测不良反应。如果对血栓治疗或药物使用有任何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权威解读:房颤为何会成死亡“隐形杀手
2025-04-10心脏位置隐隐作痛,心理因素占比多少
2025-04-10缓解心脏快速跳动的实用方法有哪些?
2025-04-10职场人低血压头晕如何立马恢复状态?
2025-04-10掌握哪些要点可远离心肌供血不足病因困
2025-04-10血压压差的正常范围是多少?
2025-04-10高压氧后遗症致睡眠差如何调理有效果
2025-04-10突发心率快,家庭急救有哪 4 个妙招
2025-04-10
热门文章
老人鼻子流血不止,背后的健康隐患知多少
2025-04-14轻松搞定窦性心律过速,这3个防治方法你一定要知道
2025-04-14专家揭秘:血压高头晕的真正原因
2025-04-13紧急!服用拜新同出现这些副作用要马上停药!
2025-04-13女孩的血管细,是上天给的健康礼物!
2025-04-13小心!特别能睡可能隐藏健康危机
2025-04-13普通胸痛和心肌梗塞前兆胸痛的对比,太惊人了!
2025-04-135种食物,帮你降低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风险
2025-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