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心理睡眠 > 情感关系 > 亲子关系 > 正文

目前普遍的择业心态表现

2010-06-16 09:31:41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论坛    转载

  (1)择业热情高涨。大学生从上幼儿园起,一直在校园与家里生长、学习,没有涉足社会,对服务社会充满好奇,渴望“上班”,加之从来没有独立固定的经济来源,愿意自己挣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分担家庭对自己抚养的负担。面对择业、完成学业、迈出校门、走向社会、踏上工作岗位、服务国家与人民,心中充满了无限激情。但是由于大学生所处的年龄,刚刚趋向成熟,处于正在“追求自主”的特殊时期,兴奋多于抑制,可能为了一时的冲动与热情,将一些重要的方面考虑欠佳,不免带来由于缺乏经验与考虑不周引起的损失与失败。因此,面对热情高涨的大学生就业氛围,应当从思想上、心理上给予适时的指导,吸取间接经验,扬长避短,让火热的热情换来圆满的结局。

  (2)对未来的事业充满憧憬。大学生血气方刚,追求理想,愿在新的起点上作新的宏伟的打算。他们把自己的事业与对国家社会的奉献协调起来,既想做国家的栋梁之材,同时,又想做一位事业上赫赫有名的成功者。这是所有人都希望的,因为学以致用,大学生经过这么多年学习,掌握了坚实而有用的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该到了投身社会、服务社会的时候了。可是,事情往往不能尽如人愿。比如:大学生通过择业,确定了自己的工作单位,才发现新的工作环境、科研平台的基础条件与自己的期望值相距甚远,或者所从事的专业与自己所学的专业出现了“偏差”,这时大学生容易灰心丧气,认为理想与现实落差太大。应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择业观,抓住机遇,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只要心中崇高的目标已定,前途就是无限光明的,哪怕道路再曲折,也应该相信自己有能力踏过去,这不正是人生的又一次拼搏与考验吗?

  (3)乐于接受竞争机制。现在各行各业都引进竞争机制,在实现“优、先、快”方面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优”指同类可比事物中的优秀者,同样的原料,同样的条件,结果有优劣之分。谁好谁就占据本行业的重要地位,遵循“优胜劣汰”;“先”则是常说的“你无我有”,为什么第一台电脑上市价格昂贵,第一部手机出售显得珍奇,无疑是它们抢占了市场的“先”;“快”主要谈劳动生产率,大家都认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以上这些在引入竞争机制以后,除了加强了人们的思想意识、经营理念,勤快了人们的手脚以外,更重要的是科技含量和竞争的增加,这也再一次表明邓小平同志所讲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性。当代大学生出生在改革开放前后,从小接受了这套理论,愿意在公平竞争的氛围中施展自己的才华,然而,大学生只有用坚实牢固的专业知识与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作武装,才能在竞争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当然,不论结果怎样,应永远保证“胜不骄,败不馁"。

  (4)崇尚双向选择。调查部分大学生:“如果让你去一个你不愿意去或不适合你去的工作单位,你如何想?”多数人表示那是一件不可想象与十分痛苦的事情。它有一定道理,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自己感兴趣的事,才容易做好,正像比尔·盖茨从小酷爱电脑,最终成为微软总裁一样。同样,作为用人单位,希望挑选一个业务素质高、工作热情积极、具有敬业精神的毕业生。双向选择有很多优越性,大学生崇尚双向选择,乐于参与选择与被选择,认可现行的就业政策。但就本身来讲更应该提醒自己,一是不仅要“爱一行,干一行”,而更重要的是要“干一行,爱一行”。二是在选择单位时,切莫只看工作待遇,而要客观认真、全方位地分析,这份工作是否适合自己,是否能实现自己抱效祖国与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理想。

  (5)易感情冲动。大学生容易出现感情冲动,在择业过程中,往往考虑不周,办事不妥,影响择业效果。有的学生,理想的目标是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而他的智力、体力、性格与思维的特性也较适合搞科学研究,可在一时从众心理的诱导下,加之自己一时感情冲动选择了企业或公司,但是在工作中却发现自己不适合也不能完全胜任本职工作,心中时时怀恋当初的理想,产生了很大烦恼。而当他有一天重新选择了当初的理想工作时,发现时间已悄悄地过去了好多年,对于一个充满抱负的大学生来讲,无疑是一种时间上的浪费。

本文来自家庭医生在线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020-37617988 。

(责任编辑:郑丹霞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大学生择业要避免的心理误区

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实质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处的转型阶段不配置的矛盾。详细>>

心理专家建议大学毕业生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

详细>>

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的几个心理矛盾

(1)独立性与依赖性之间的冲突。大学生毕业就要告别老师和同学,离开自己生活多年的校园,摆脱家长与老师在学习、生活上的监督,进入相对自主……详细>>

找到好工作的四大良好心态

就业压力大,催生了一大帮的啃老族,小编从心理专家那里整理了一些找到好工作必备的良好心态,应届毕业的学子可作为参考。详细>>

大学生择业存在哪些心理误区 4个心理误区介绍

从宏观的社会结构方面讲,大学生就业难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我国是人口大国,劳动力供大于求是历史遗留性问题;我国教育制度的安排,在一定程度上……详细>>

  • 李爱凤

  • 李启荣

  • 王相兰

  • 刘恩益

专家答疑少精症患者一定会不育吗?

广东省中医院 专家在线解答网友疑惑

古炽明 副主任医师

擅长: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创腔镜诊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