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心理睡眠 > 精神疾病 > 抑郁症 > 正文

四类人易患抑郁症 治疗抑郁症有哪些方法

2016-09-10 07:45:51      家庭医生在线

重度抑郁症由患者个体内遗传系统(基因)存在异常引起的,以持久自发性情绪低落为主的一系列抑郁症状。表现为社交能力障碍、不合群、离群、情绪低落、躯体不适、食欲不振等特点。严重可伴有自杀。患者的智力意识清楚而正常。重型抑郁症患者会出现悲观厌世、绝望、幻觉妄想、功能减退、并伴有严重的自杀企图,甚至自杀行为。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情绪障碍:患者心境不良,情绪消沉,或焦虑、烦躁、坐立不安;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丧失愉快感,整日愁眉苦脸,忧心忡忡;精力减退,常常感到持续性疲乏;认为活着没有意思,严重者感到绝望无助,生不如死,度日如年,大部分患者有着结束自己生命的意念。

那么抑郁症有哪些易感人群?

遗传倾向

如果家族中有抑郁症的患者,那么家庭成员患抑郁症的几率较高。

情绪感染

家人与朋友有抑郁症,那么会受到情绪的暗示,从而也会产生抑郁情绪。

疾病诱发

心理素质本来不好的人,加上罹患慢性疾病如、癌症[3] 与阿兹海默症的病人,发生忧郁的几率较高。甲状腺机能亢进,即使是轻微的情况,也会患上忧郁症。忧郁症也可能是严重疾病的前兆,如胰脏癌、脑瘤、帕金森症、阿兹海默症等。

压力征兆

 思想上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优柔寡断,失去爱好,自我否定,悲观厌世,极度自私;情感上表现为悲伤,不自信,不快乐,冷淡,内疚,不理智,没有欲望,无助;行为上表现为活动量减少,与他人隔离,休息不好,哭泣,性冷淡,胃口改变,睡眠差,腹泻,迟钝。

治疗抑郁症有哪些方法?

心理疗法

心病终需心药医,这句话却是一语道破心理健康的实质。李宏夫老师说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是心理疾病不同的表现形式,究其根本都是来自人的思想。心理学中一句非常经典的话,“任何事物及现象都不会对人产生压力和恐惧,令人产生压力和恐惧的是人们对此事物及现象所持有的观点和看法导致的”。事实上,人们有什么样的看法,就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进而产生情绪,而抑郁、焦虑、恐惧、强迫等症状严格来说,只是长期情绪感受的积累所导致的症状。唯有改变思想,感受和情绪才就会随之改变,症状也会慢慢消除。心灵重塑疗法、催眠疗法、完形疗法等心理流派的治疗成果,都为我们诠释了这个事实。

人际心理疗法

这项抑郁症心理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治疗成人抑郁症急性期发病,旨在缓解抑郁症状,改善抑郁病人的一些社交问题。抑郁症病人常见的人际问题包括四方面,即不正常的悲伤反应、人际冲突、角色转变困难和人际交往缺乏等。

营养疗法

许多医生认为,食物中所含的维生素和氨基酸对于人的精神健康具有重要影响。有专家认为,多疑症的人如果缺乏某种单一营养物质也能引起忧郁症,所以他建议人们多吃维生素B含量丰富的食物,像粗粮、鱼等。他还让患者服一定剂量的复合维生素B。他认为这些都是人们容易缺乏的维生素。

替代性疗法

对于传统西医不能治疗的抑郁症,可以使用替代性疗法,包含从饮食运动到社会环境生活方式等一系列手段。包括针灸、意向引导、瑜伽、催眠、草药、按摩、放松疗法、香料按摩疗法、脊柱指压疗法、生物反馈疗法。单独使用替代性疗法只能对轻度抑郁症有作用,对重度抑郁症效果并不明显。

(责任编辑:陈健慧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