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疼痛科 > 正文

什么是腱鞘炎

2025-03-11 12:03:12      家庭医生在线

腱鞘炎是常见的腱鞘疾病,多由劳损、外伤、感染、先天性因素、风湿免疫疾病等引发,表现为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1. 病因:

劳损:长期、过度使用关节,如打字员、乐器演奏者等,使肌腱与腱鞘过度摩擦,引发炎症。

外伤:腱鞘受到急性损伤,如切割伤、刺伤等,细菌入侵可导致腱鞘炎。

感染:附近组织感染蔓延,如脓性指头炎等,可波及腱鞘引发炎症。

先天性因素:部分患者存在先天性腱鞘发育异常,增加了腱鞘炎的发病几率。

风湿免疫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等,可累及腱鞘,导致腱鞘炎。

2. 症状:

疼痛:多为局部酸痛、压痛,活动时疼痛加剧。

肿胀:腱鞘部位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

活动受限:患者关节活动不灵活,严重时可能出现弹响或闭锁现象。

晨僵:晨起时症状较为明显,活动后可稍有缓解。

乏力:患病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减弱,影响正常功能。

3. 治疗:

一般治疗:减少患病关节活动,适当休息,可通过支具固定来限制关节活动,促进恢复。

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萘普生、双氯芬酸等,可减轻炎症和疼痛;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可局部注射,缓解症状,但不宜多次使用。

物理治疗:热敷、按摩、针灸等物理治疗方法,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肿胀。

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如腱鞘切开减压术等。

康复训练:病情缓解后,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有助于恢复关节功能。

腱鞘炎是一种因多种因素导致的腱鞘疾病,有疼痛、肿胀等症状。治疗需根据病情选择合适方法,一般先采用保守治疗,若效果不佳可考虑手术。患者应及时就医,遵循医嘱治疗,并注意康复训练和日常保养,以促进恢复,预防复发。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