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糖尿病 > 糖尿病知识 > 糖尿病新知 > 正文

糖尿病患者最容易忽略“心理治疗”

2013-02-25 05:09:29      家庭医生在线

  在糖尿病控制的“五驾马车”——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病情监测、教育与心理治疗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心理治疗。

  刚得知糖尿病 大多数人心情难过

  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想到疾病将伴随终生心里很难过,表现为精神抑郁,心情不畅。此种心态,自然会削弱机体的免疫功能,使抵抗力下降,不利于糖尿病的控制,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心理治疗和护理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一般患者住院时间都比较长,与医护人员朝夕相处,做好心理护理就更为重要了。

  初患糖尿病或新入院的患者,常由于对糖尿病缺乏认识,一般都存有不同程度的消极、疑惧、悲观等情绪,并希望医生、护士给予同情帮助,把自己的康复寄托在医生身上,常反复地询问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十分注意医生的一举一动。基于患者的上述心理特征,医护人员态度要热情,优质服务,向患者主动诚恳地解释有关问题,要恰当说明病情,介绍糖尿病知识,增加患者自我调摄的能力。

  多到户外活动运动

  鼓励患者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适当的运动能使患者心情舒畅,并有利于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血糖。因此,要根据疾病的需要及某些活动的可行性及有益性,向患者解释其所以然,使他们理解这些活动与适当的休息相结合,有助糖尿病的稳定,使他们从心理上接受这些安排,而达到配合治疗的目的。

  要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例如:有些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常因为病程日久,缠绵难愈而背上思想包袱,抱有“难治好,死不了”的想法,在日常生活中随意进食,不按时服药,起居无规律,从而使病情加重,即使治疗方法正确及时,亦收不到好的效果。因此,医护人员及家属要关心爱护患者,使其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问题,积极排除干扰,安心配合医生治病。

  长期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其心理活动常有较大的变化,尤其病情较重的患者易产生悲观情绪,甚至产生轻生念头和行为;有的患者由于住院生活单调,情绪烦闷,常常造成一种难以言状的心理;有些患者在工作上是佼佼者,但离职时间一长,就易失去原来的心理平衡。

  因此,糖尿病人调整好情绪和生活,是心理护理的主要内容之一。

(责任编辑:李波祺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呵护糖尿病患者心理治疗更佳

糖尿病保健心理是关键。很多糖尿病病人,当知道自己患上了糖尿病后,就郁郁寡欢,闷闷不乐,认为这是治不好的病,心理上承受很大的痛苦,时间一长……详细>>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治疗分析

糖尿病治疗专家建议,要对有心理波动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治疗。下面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而采取的不同心理治疗方法。详细>>

糖尿病患者肾病隐匿易忽略

糖尿病肾病具有发病隐匿,随时间推移逐步加重的特点,因而在患病初始阶段往往被人们忽略。到发现时,肾脏的病变已经达到不可逆转的程度,失去了有……详细>>

糖尿病患者易忽略夜间低血糖

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或磺酰脲类药物治疗时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可明显影响日常生活,如驾驶、工作以及休闲活动。除了突发事故和人身伤害以……详细>>

适合糖尿病患者的6大心理疗法

糖尿病的心理问题属于人们比较隐秘的内心活动,一旦在糖尿病的心理问题开始对患者引起影响,其影响过程是持久的,不易发现的,所引起的后果也是严……详细>>

  • 张忠辉

  • 杜翠芬

  • 刘仕群

  • 马承红

专家答疑少精症患者一定会不育吗?

广东省中医院 专家在线解答网友疑惑

古炽明 副主任医师

擅长: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创腔镜诊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