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糖尿病 > 糖尿病知识 > 糖尿病护理 > 正文

糖尿病患者的心路历程

2012-11-13 03:51:10  来源:糖尿病网    转载

  无论您是一位患病多年的老病友,还是刚刚确诊的新患者,在与糖尿病相伴的日子里是否有过心理的挣扎:或否认疾病,或因疾病而心情烦躁,或从此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这时,您会怎么做呢?

  否认

  很多人在初次被诊断为糖尿病时,都会对自己说:“不,我不会得糖尿病!”这是一种正常的反应。通过否认坏消息,可以避免自己陷入压抑之中,然后逐渐从否认中醒悟过来,按照可以应付的程度接受各类信息,一点一点地进行适应和调整。

  但有一部分患者常常继续否认自己的疾病,不控制饮食,不监测血糖,也不去治疗,常因低血糖或高血糖频繁发作而住院,甚至到出现心脑血管疾病、肾病、眼病等并发症时才醒悟,已悔之晚矣!

  建议

  应及早正视糖尿病,并对疾病负起责任。刚开始不要想一步到位,把血糖控制到极佳状态,这往往不易实现。不要着急,一步一个台阶,只要自己有了控制血糖的这种意识,制订一项长期计划和一系列短期目标,然后开始去执行。比如第一周先从改变自己的饮食开始,然后开始行走锻炼,每天监测血糖等等,当你迈出第一步后,就会发现,其实控制糖尿病也很容易。继续下去,前面将会出现一条无限光明的平坦大道。

  发怒

  多数糖尿病患者在患病一段时间后,常常变得焦虑不安或容易发怒。一听别人谈到“糖尿病”三个字或提到相关的内容,心里就特别不舒服,总觉得别人在说自己,实在控制不住就会向别人发一通无名火。有时因为注射胰岛素或测血糖而错过了某项活动时,也会感到很生气。

  还有一些患者脑海里总徘徊着一系列问题:“为什么这种倒霉的事总落在我身上?”“别的朋友看到我注射胰岛素时会说些什么?”“我还能结婚生子吗?”“我会不会因为糖尿病而截肢?”等等。有时别人看来很正常的事情,在你看来就觉得别扭,特别想发火,甚至发完火以后自己也不明白到底是为什么。

  建议

  首先要认识到当人心情烦躁时都容易发怒,这并不只是糖尿病患者才有的问题,但长期无克制地发怒,不仅会使大多数人疏远你,还会加重糖尿病病情。

  当你发觉有发怒征兆时,应制止自己不要继续下去。闭上眼睛默数10下,放慢讲话的速度,同时放松呼吸。喝一点儿水。坐在椅子上,把双手放在侧面,做一下深呼吸。

  如果因为别人谈论糖尿病的事情而生气,说明你还没有完全正视糖尿病,此时,可以选择走开,同时纠正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对糖尿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锻炼是排解愤怒的好办法。当你焦虑时可以跑步或轻快地行走,这样不仅有助于稳定情绪,思考排解愤怒的方法,还能降低血糖。如果难以采取措施来克制发怒,那就找病友交流一下,适当的宣泄可以消除心中的烦恼。

  思想压力

  糖尿病患者往往会有很大的思想压力,觉得自己的病会给家人带来沉重的负担,常常表现为疲倦、头痛、精神紧张、胃部不适甚至引起血糖的急剧上升。

  建议

  如果你经常感到压力太大,难以克制或者无能为力,下列一些方法可以使你放松紧张的情绪。

  ●做呼吸锻炼。取坐位或躺在床上,双臂和双腿不要交叉。尽量保持室内安静,光线调暗一些。先深深吸一口气,然后尽量把气体全部呼出去。反复做几次,并在呼吸时放松各部位的肌肉。每次做5~20分钟,每天至少做一次。

  ●体育锻炼。参加每日的体力活动对缓解压力很有好处。当你感到有压力时,就做一些短距离的慢跑、走路或骑一会儿自行车。

  ●看一段文章,背一首诗,听一段相声会使你感到平静,甚至开怀大笑。

  ●学会通过放松疗法来控制精神压力。这种方法通过把注意力集中在各组肌肉上来达到放松的目的。

  ●考虑做一些新鲜事,以焕发活力,摆脱压力。参加绘画班,看看演出,参加运动队,或做些志愿者工作。

  ● 如果压力太大,而且找不出解决办法,应去找心理医生咨询。

(责任编辑:徐蓓蓓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

宜多食高膳食纤维食物,如荞麦、燕麦、豆类和蔬菜等。 糖尿病患者应在糖尿病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下,按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饮食计划。详细>>

糖尿病患者要重视心理护理

在患上糖尿病以后,患者朋友应从饮食、运动以及心理等方面进行适当的护理,这样才可以使自己的病情得到更好的控制,避免出现并发症而给自己的身心……详细>>

糖尿病患者的食谱

五谷杂粮,如莜麦面、荞麦面、燕麦面、玉米面等富含维生素B、多种微量元素及食物纤维的主食,长期食用可降低血糖、血脂;豆类及豆制品,豆类食品……详细>>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误区

如果没有一定的有关糖尿病的知识,没有一个健康正确的心态,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误区,对控制糖尿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均极为不利。详细>>

糖尿病患者学会用“心”治疗

很多糖友在得糖尿病的初期,都会有些焦虑不安,害怕,而去消极的面对疾病。其实大家只要了解了糖尿病,学习糖尿病的知识,在发现糖尿病的时候就不……详细>>

  • 张忠辉

  • 杜翠芬

  • 刘仕群

  • 马承红

专家答疑少精症患者一定会不育吗?

广东省中医院 专家在线解答网友疑惑

古炽明 副主任医师

擅长: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创腔镜诊治....[详情]